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0 08:25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文學●雅】
自古來,對雅的說法有多種:一、毛詩序說:「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這是從政治觀點所作的解釋。
古代詩教和政治是有密切關係的。
二、程大昌考古編說:「蓋南、雅、頌,樂名也,若今之樂曲之在某宮者也。」
梁啟超也說雅是樂名,認為毛詩序訓雅者正也,而正應指正聲,又說:「『雅』與『夏』古字相通,…荀氏申鑒、左氏三都賦皆云『音有楚夏』。說的是音有楚音夏音之別。然則風雅之雅,其本字當作夏無疑。說文:夏,中國之人也。雅音即夏音,猶言中原正聲云爾。」
三、章炳麟太炎文錄初編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迒之跡,如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是故記錄稱疋,取義於足跡。今字作疏。疋寫古音同,故亦為寫。…記事則曰足跡。是故疋頌相待為名。」
章炳麟認為從內容看,雅是記事的作品,從地點看,是指西周。
所以雅字含有兩層意思。
至於有關雅分大小的原則,朱熹詩集傳說:「以今考之:正小雅,宴饗之樂也;正大雅,會朝之樂,受釐陳戒之辭也。…詞氣不同,音節亦異。」
二雅合計一百零四篇,即大雅三十篇。
其中關於祝頌讚美的,或祭祀讌飲的詩,占過半數。
此外也有諷刺詩和敘事詩。
小雅七十四篇,除抒情詩是大雅所沒有的外,它的作品分類和大雅是沒有太多不同的。
(蔡茂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