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9 09:22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文學●講史】
講史,為宋代說話四家之一。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市瓦伎藝條載:「崇觀以來,在京瓦肆伎藝,…小唱李師師…,講史:李慥、楊中立、張十一、徐明、趙世亨、賈九。…」
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
吳自牧夢梁錄卷二十小說講經史:「說話者謂之舌辯,雖有四家數,各有門庭。…講史書者謂講說通鑑、漢、唐歷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有戴書生、周進士、張小娘子…又有王六大夫,元係御前供話,為幕士請給,講諸史俱通。…」
翟灝通俗編卷三十一俳優:「說話有四家…一說史,謂說前代興廢。」
泗水潛夫武林舊事卷六諸色伎藝人:「…演史:喬萬卷、許貢士、張解元…。」
等二十三人。
則講史或演史之名起於兩宋,然考之載籍,其確實起始之時,則未能確考,或以為淵源甚古,如尚書周誥,引述前人之失德以為戒;
楚辭天問之大量古代興亡故事,以迄漢墓壁畫,多繪古聖先賢列女事蹟;
及至唐代變文,有伍子胥、王陵、季布、王昭君、韓擒虎,甚至張義潮、孟姜女等歷史人物,或民間傳說,均編入說唱,可見其淵源有自。
像三國故事,自兩晉以後,即大量流行,諸葛亮在西南邊族中,傳說更多,已使之神化。
晚唐詩人,亦多史、懷古之作。
確因民間大量流傳歷史故事。
文學史家多以小說與講史相對,蓋講史為長篇歷史小說,而小說則為短篇時事,臨時捏合成篇者;
因此由兩宋發展至明、清,講史則發展成演義,專說歷代興廢,而類似史事之個人故事,如呼延家將、楊家將、說岳等,則成為傳了。
以故講史小說的特點:取材於歷史,作不同程度的虛構;
講說前代得失興廢,以為借鑑;
多夾敘夾議,符合忠孝節義的傳統美德;
由於取材於史書,故形成半文半白的特殊文體;
由於故事始末紛繁,而形成章回形式;
講史者必博聞廣記;
故講史者多以萬卷、進士等為藝名。
至於底本,現以元英宗至治年間(西元一三二一~一三二三)所刊全相平話五種為最早;
永樂大典殘卷所載平話有二十六種之多;
所謂評話、平話,即是小說中之講史。
其形製多為篇幅曼長、分卷分目;
整部平話開端通常有一、二首七絕和七律之開揚詩;
每回目之末了,則有一、二首散場詩。
多按朝代的斷代及編年的順序;
早期本子尚有「頭回」,即是話本之「入話」及後演為「楔子」;
宋代之講史話本,至元則演成平話,元代講史與鐵騎兒等小說合流,則演成元未明初之長篇章回小說。
久之則章回小說脫離說唱而形成為獨立的文學作品,如紅樓夢、金瓶梅等。
(李殿魁)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