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8 19:30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政治●三世】
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冬十二月,經云:「公子益師卒。」
傳曰:「何以不日?遠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
此乃孔子春秋之法,亦是其大義所在。
公子益師無駭卒,春秋單書其卒,而不書所卒之日。
依公羊傳之意,乃因益師無駭去孔子時已遠;
且以所見、所聞、所傳聞定遠近之標準。
而何休解詁謂:「所見者,謂昭、定、哀,己與父時事也;所聞者,謂文、宣、成、襄,王父時事也;所傳聞者,謂隱、桓、莊、閔、僖,高祖曾祖時事也。」
董仲舒更詳解之曰:「春秋分十二世以為三等:有見,有聞,有傳聞。有見三世,有聞四世,有傳聞五世。哀、定、昭,君子之所見也;襄、成、文、宣,君子之所聞也;僖、閔、莊、桓、隱,君子之所傳聞也。所見六十一年,所聞八十五年,所傳聞九十六年。」
(春秋繁露,楚莊王第一)即以所見、所聞、所傳聞,將春秋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劃分為三階段。
而此三階段之劃分,依何休之意,在藉時間表示親疏遠近,以作為「理人倫,序人類,因制治亂之法」。
就理人倫而言:「於所見之世,恩己與父之臣尤深,大夫卒,有罪無罪皆日錄之…;於所聞之世,王父之臣,恩少殺,大夫卒,無罪者日錄,有罪者不日,略之…;於所傳聞之世,高祖曾祖之臣,恩淺,大夫卒,有罪無罪,皆不日,略之也。」
又「禮為父母,三年;為祖父母,期;為曾祖父母,齊衰三月」。
其意義在「見恩有厚薄,義有深淺」,以及「愛自親始」。
就序人類而言:「於所傳聞之世,見治起於衰亂之中,用心尚麤觕,故內其國而外諸夏…;於所聞之世,見治升平,內諸夏而外夷狄…;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之於爵,天下遠近大小若一。」
其意在「先詳內,而後治外」。
人倫理,人類序,則天下治。
上述理人倫之一面,乃儒家由親及疏,由近及遠,親親、仁民、愛物,推己及人之仁道之具體表現;
亦可謂將仁道化為具體之法則禮儀。
其序人類之一面,除係仁道之具體表現外,尚含有為政與時推移,演變進化之意。
董仲舒言三世謂:「於所見,微其辭;於所聞,痛其禍;於傳聞,殺其恩。與情俱也」(同上)。
是特重其理人倫之一面,只注意其由親及疏、由近及遠之仁道,而未闡發其推移演進之理。
至清季,公羊家學者,如莊存與(春秋正辭,奉天辭第一)、劉逢祿(春秋公羊何氏釋例,張三世例第一)、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乙丙之際著議第九)等人,亦均言三世,雖末多發揮,然已依治亂分世為三等。
至康有為,則詳加闡發,並與大同小康相附會,而曰:「三世為孔子非常大義,託之春秋以明之。所傳聞世為據亂,所聞世託升平,所見世託太平。亂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漸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也,遠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備也。」
(春秋董氏學,卷二)康氏更進而將小康比附君主立憲,將太平比附民主共和,以為依春秋三世之說,政治演進有一定之階段,不可躐等,晚清正當出據亂走向升平之際,應進入小康,故宜行君主立憲,而不宜行民主共和。
謂此乃素王孔子為後世豫立之憲法,亦為政治演進之公理,絕不可違背踰越,否則,不獨無益,反貽大害(刊布春秋筆削大義微言題詞,康南海文鈔,卷一。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商務,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五版,頁一三六)。
戊戌前,梁啟超、譚嗣同等,因隨康氏鼓吹,變法維新,行君主立憲之政,故均附和三世之說;
梁氏且更加闡釋,以為依春秋張三世之義,治天下者有三世,即多君為政之世,一君為政之世,與民為政之世。
而「多君者據亂世之政也,一君者升平世之政也,民者太平世之政也」。
並以為「未及其世,不能躐之」(論君政民政相嬗之理,飲冰室文集二,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四十九年五月臺一版,頁七)。
亦以民主共和為指歸,而當時應行君主立憲。
(孫廣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