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體育●空手道】 空手道(KaraTeDo),本名唐手道。
在我國流傳甚早,據漢書藝文志編記「手搏天篇」,則為空手技擊的元祖,是我國武術中獨特的一支,特徵在於不持武器,徒以手、足、拳、肘…等身體部位,有效地制服對方攻勢的擊技。
它具有深厚的學理基礎及精湛的技藝內涵,早年(西元一三九二年)即傳入琉球,當地人取其精華,再與琉球原有之「手」之技擊溶合,即形成今日所見之空手道。
空手道原為防身與健身的武術,後逐漸滲入佛門思想,形成一種術德兼修,尤重人格修養,伸張正義的武道。
空,顧名思義,當指徒手空拳,不攜任何武器之意,然而實含有深奧的禪理在其中。
因為「空」即四大皆空,而四大皆空的境界是無慾忘我,無慾忘我又是靜態醞藉的內在修養,具備這種修養的人,平日自然可以其言行中感受,但於非常之際遇時,更能形之於外的,此即「空」動態精神的表現。
換言之,空手道也就是呈現「空」的道術。
所以,空手道本非以勝負為最終目標的,而是藉著長期超越有形與無形的艱苦磨鍊與考驗,以堅忍為基礎,從血汗當中尋求真理,致力於人格的修養。
因此,武術運用時,必須嚴守「不先出手」之誠,保持「始於禮,終於禮」的謙讓傳統,此即針對空手道宗旨而論,達其所企求最高境界,拳禪一致。
空手道的訓練本不拘季節、場地,不分性別、年齡的,但由於訓練過程十分艱苦,因此成敗與否,則全憑學習者本身是否具備堅忍不拔的毅力。
訓練過程約略分為:基本動作、形、對打三階段:一、基本動作訓練:包括站立法、擋法、擊法、打法、踢法等,力求姿勢優美,招術正確,發揮威力,通常以單招,漸進複招,再進連招。
修練基本動作必須注意(一)正確了解招術之目的,不作無謂之運動。
(二)運動應由現在的位置為起動點。
(三)運動之軌道,應以達到目的地之二點間之最短距離為原則。
(四)瞬間將全身的力量集中於一點。
(五)運動始發前,決不使勁為要訣。
二、形(即我國之拳套):為空手道訓練之中心。
「形」,亦被稱為空手道的寶庫,在假想四面受敵,於演武線上或前、或退、或左、或右、或轉身而演武,全屬攻防武技的極限,依其難易、長短、特色,可分為(一)樸素厚重而具雄偉感者,適合鍛鍊體力與筋骨。
(二)俊敏飛躍而其靈巧感者,適合鍛鍊速度與機靈性。
綜合「形」是一種含跳躍、曲伸、平衡、韻律在內的全身運動,為體育界理想運動之一。
三、對打:原本為祕密傳授的武術,改公諸於世,一九五七年由日本空手道聯盟訂定空手道比賽規則,遂為公開的競賽。
初練對打,以約束對打行之,互以攻防的基本招術,以公式化的運用,進而較為複雜的變化招術連續運用,最後以自由對打行之。
自由對打即互以所練「形」的招術,見招折招,靈活自如運用,發揮有效攻防,分出勝負。
練習對打最緊要者,嚴守「點到為止」的鐵律,並謹誡暴戾,維持「君子之武術」的風度,以武會友互尊相敬的心情,當為修養自己的另一次機會。
空手道運動人口年年增加,鑒於此,於一九七○年十月在日本東京成立「世界空手道聯盟」(WUKO-WorldUnionofKaratedoOrganization)。
地區有亞太、歐洲、北美等空手道聯盟,我國為亞太及世界聯盟的會員國之一。
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下設中華民國空手道協會,分設省空手道協會;
北市、高市設空手道委員會,推展空手道運動。
(楊麟瑞)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