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商學●行銷觀念】 企業行銷哲學是由產品觀念、銷售觀念,演變到行銷觀念。
美國自西元一九○○至三○年間,由於工業革命導致了生產結構的改變,市場需求不斷擴張,企業所面臨的是一個供不應求的「賣者市場」,管理當局最關心的是如何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生產數量,以應付廣大的市場需求,在這「生產導向」的時代,企業所秉持的是「產品觀念」,業者全部精神集中於生產價廉物美的產品,只要產品優良、價格公道,顧客自會上門,不需做任何推銷。
一九三○至五○年間,由於大量生產的結果,產量激增,加上企業投資與消費者支出日漸緩和,產品堆積如山,廠商不得不將重點置於推銷上,企業經營方針乃從「生產導向」階段步入「銷售導向」階段,業者秉持「銷售觀念」,首要工作是如何利用廣告及推銷員推銷產品,生產反屬次要。
一九五○年以後,社會結構快速變遷,消費者的教育水準提高,所得也大幅增加。
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愈來愈富有,愈來愈精明,那些愈能明確辨認顧客偏好的廠家,愈能創造優異的銷售業績,此即「顧客導向」的時代,業者秉持的是「行銷觀念」,應集中精力於探討顧客的需求是什麼,從而去滿足顧客的需求。
根據美國行銷學者Kofler的解釋,行銷觀念是一種以整合行銷活動為後盾的顧客導向觀念,由三個基本要素構成:一、顧客導向:企業應深入探討顧客的需要,並發展合適的產品及服務來滿足顧客。
二、群策群力:為達成顧客導向之目標,擴大行銷能力,企業所有的活動如生產、行銷、財務、人事、研究發展等,都應該密切結合成一個整體,任何一個環節發生缺失,都無法發揮行銷觀念的功能。
三、利潤目標:企業應用行銷觀念,不僅要滿足顧客,更要獲取利潤來維持企業的生存。
(王志剛)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