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佛教藝術】 佛教興起於西元前六世紀,而漸盛行,其間經七百年左右,這時佛教瀰漫遠東,正是佛教的黃金時代。
在藝術上,這宗教的傳播尤其弘大。
南傳錫蘭、暹羅、緬甸等及北傳的尼泊爾、于闐、西藏、中國和韓、日,處處的寺院雕刻、繪畫,皆充滿佛教藝術色彩。
西藏佛教史說:「佛教流行之處,便有宗教藝人之高手。」
其實佛教最初傳播是多以繪事的,佛教中人藉此為傳法的工具。
佛教藝術,為藝術與佛教思想境界之匯合,融宗教、藝術於一爐。
其中心思想乃超世的觀念,與淑世的精神。
佛菩薩像的莊嚴淨美,以經文義理命意作畫之經變相,及禪畫的超越灑脫,那是中國佛教藝術融般若空義、菩薩悲智精神思源之創作。
所謂「藝與道合,道通乎藝」,使藝術更神聖化、微妙化。
佛教起源於印度,佛教藝術固亦溯源於印度,而隨著佛教之南傳、北傳而流布諸邦。
由於各國文化、民俗、風土民情之地方色彩,而各具特色。
佛教文化活動與藝術,範圍廣闊,舉凡佛教之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法服、法器,乃至佛門中日常生活之行儀、清規禮節等,皆可視為佛教文化活動。
今言佛教藝術,乃從大體於創作及為眾熟識者,約於佛教之繪畫與雕塑而言。
西元第一世紀中葉,印度佛教大乘思想復興,打破以往小乘不敢模擬佛像之觀念,改變曾以菩提葉、法輪、佛足等為膜拜,而塑造佛像供養禮拜,佛教藝術藉造像而大興。
約二千年之發展,在印度曾有許多不朽之作的雕刻造像,因歷時久遠,多已被破壞。
於今在旁遮普阿姜塔山中(Ajanta)石窟(西元前二世紀至西元七世紀),素有「東方藝術之宮」之稱,外部多雕刻,內多壁畫,多以佛本生經為題材,其人物表情,均極莊嚴生動而蘊藏深意,手指表達與色彩之深沈皆為印度藝術之特色,富有濃厚宗教氣息,表現了古代印度人對佛教信仰之虔誠。
中亞阿富汗喀什米爾的巴米揚河(Bamian)河谷,有著名之崖壁大佛像(一百七十四英尺),為世界最高的佛像。
其他如柬埔寨的安可窟(AngkorWat,十二世紀)亦為佛教藝術之大宗,建築壯觀,但因受當地吉蔑藝術之影響,作風並不純粹。
印尼爪哇「婆羅浮圖」(Borobudur,九世紀),為一整體性的佛教藝術聖蹟,十層之建築,表達十法界之思想,石砌迴廊之浮雕,皆以佛本生故事為主題,人物神態與藝術風格也受印度之影響。
又印度以北,佛教造像藝術有犍陀羅一派,因其地曾為希臘之殖民地,故具希臘藝術風格。
佛教藝術在中國之興起,其發展與演變風格之粲然大觀,歷時綿長,為印度所不及(印度至七世紀已無創作,中國則至今不衰)。
中國佛教藝術之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一是漢魏初傳期,多以佛菩薩像之描繪為主。
至東晉時代,經典翻譯漸多,佛教思想已為文人畫家之喜好研閱,依佛典命題之經變相圖創作,如「維摩示疾」、「阿彌陀淨土變」與「彌勒淨土變」等。
南北朝時代,於南方各寺院多有經變圖壁之盛事。
故中圖繪畫史有謂中國之寺院是藝術研究院,其中以法海寺、瓦官寺等為著。
歷代著名佛畫家,如吳道子等。
北朝因帝王多崇佛,開鑿石窟,除了造像之外,窟內壁畫亦多描寫經變圖。
著名石窟寺有: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雲岡、河南龍門、山西天龍山等,皆開鑿於魏晉南北朝時代,歷代不斷有創作,至唐宋才漸減少。
中國石窟之造像藝術,初時受犍陀羅與印度之影響,至唐宋則完全表現中國風格之特色。
佛教藝術在中國發展近千年來,禪畫之受文人畫影響,提挈了中國文化藝術超越境界,使中國繪畫藝術由三品畫藝開創禪畫之逸品,堪為中國藝術之奇葩。
明季四畫僧:石濤、八大、漸江、石谿皆是禪畫代表作者,其中尤以石濤最具代表性,其「一筆畫」之絕創,為禪畫最佳的寫照。
關於佛教建築,目前在印度菩提伽耶(BodhGaya)及那爛陀(Nalanda)尚有殘址等。
中國方面就洛陽伽藍記所載,洛陽城內即有千餘寺,中國佛寺多仿皇宮式的建築。
最早所謂王侯公卿拾宅為寺,白馬寺乃永平十年(西元六七)漢明帝所立,為漢地佛寺之始。
永寧寺建於魏孝明帝熙平元年(五一六),被歎譽為「此寺精麗,閻浮所無」。
中國建築佛教藝術,可說為中國佛教藝術之大觀,因為印度亦無如此眾大佛教建築。
而韓、日雖然在千年上下之發展,也有很壯觀的佛教寺院,如日本東本院寺、韓國佛國寺,都是國際知名古剎。
不過韓國寺院建築一切仿照中國的模樣,日本則略有變更,且多以木材為材料。
韓、日兩國的繪畫及雕塑佛教藝術,因傳自中國,故早期也受到中國佛教藝術的影響,稍後也有其本國的風格,日本法隆寺壁畫,乃仿敦煌之作,鎌倉大佛為世人所知。
韓國的佛菩薩像,所見不多,不過新羅時代與李朝的石刻,實具藝術水準相當高度之表現。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曾指導八部佛教藝術論文。
佛教文化研究所與華梵佛教學術院,聯同舉辦了八屆清涼藝展,專題展出禪畫及現代經變圖等。
(釋曉雲)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6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