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6 09:50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文學●破題】
破題一詞,原指詩文辭賦中發端數句,即將全題之主旨要義,剖析道破,如孟子告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韓愈師說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蘇軾大臣論曰:「以義正君而無害於國,可謂大臣矣。」
即屬廣義之破題。
破題之名,唐、宋時代,即已盛行,趙翼陔餘叢考云:「李肇國史補載李程日五色賦,既出闈,楊於陵見其破題云:『德動天鑒,祥開日華。』許以必擢狀元,是唐人於作賦起處曰破題。」
歐陽修六一居士詩話云:「梅聖俞賦河豚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食絮而肥,南人多興荻芽為羹,知詩者謂破題二句,已道盡河豚佳處。」
即屬其例。
及唐人用此法於帖經墨義,宋人用此法於經義,至於元仁宗延祐中,定科考試法,於是王充耘始造八比一法,名曰書義矜式。
明初又重定體式,至明憲宗成化之後,更以功令,規定文中字數。
至是,破題遂專用為「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提比、虛比、中比、後比、大結)之一種格式,而不復為詩文發端之泛稱矣。
八股破題,或二句,或三、四句,大抵對句為多,破題之法,或從正面立言。
或從反面立論,或從側面擊破。
要在認清題目重點,了解事實真相,覓求確鑿證據,務期能於文章起首之處,揭示全題主旨,振起全文脈絡,提綱挈領,以底於成也。
(胡楚生)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5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