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文學●唐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6 08:03: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6 09:26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文學●唐詩

 

唐代是我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從高祖李淵開國(西元六一八年)到昭帝李祚被廢(九○七),共計二百八十九年。

 

於此期間,無論古詩近律,其作品之多,可謂空前。

 

據全唐詩所錄者,凡四萬八千九百餘首,二千二百餘家。

 

在此眾多作家之中,人才倍出,風格迥異。

 

如王楊盧駱之華麗,上官儀之婉媚,沈宋之近體,陳張之古風,李白之飄逸,杜甫之沈鬱,王維之恬靜,岑高之悲壯,韋應物之雅澹,韓愈之雄奇,孟賈之寒瘦,杜牧之綺麗,李商隱之隱僻,都是獨具一格,光照四方的大家。

 

唐代詩歌的發展,宋人嚴羽的滄浪詩話,已將唐詩畫分為初唐體、盛唐體、大曆體、元和體和晚唐體五類。

 

明代高棟的唐詩品彙,乃繼嚴羽之後,將唐詩的發展,畫分成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階段。

 

自此之後,凡論述唐詩者,多以高氏為據;

 

唯其年代略有更動耳。

 

一、初唐:由高祖武德二年(六一九)至玄宗開元元年(七一三),約九十多年。

 

在此期間,唐詩一面承繼齊梁的唯美詩風;

 

一面在近體詩的創作上,也逐漸臻於成熟階段。

 

武德初,詩人如陳叔達、楊師道等,均是由隋入唐的遺民,故其詩繼承齊梁;

 

即如太宗李世民,所作多為艷麗之宮體詩。

 

故葉燮原詩曰:「唐初沿卑靡浮艷之習,句櫛字比,非古非律,詩之極衰也。」

 

高宗朝,上官儀有六對、八對之說,將對偶應用於詩句中,故其詩綺錯婉媚,對仗工整。

 

當時詩人,仿傚者甚多,世稱上官體;

 

此體對律詩之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初唐詩壇,最具盛名的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號稱四傑。

 

王世貞藝苑言曰:「盧駱王楊號稱四傑,詞旨華靡,固沿陳隋之遺;翩翩意象,老境超邁勝之,五言遂為律家正始,內子安稍近樂府;楊盧尚宗漢魏;賓王長歌雖極浮靡,亦有微疵,而綴玉聯珠,滔滔洪遠,故是千秋絕藝。」

 

杜甫戲為六絕句亦曰:「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不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所謂「不廢江河萬古流」者,指其對詩境之開拓與律詩形成的貢獻而言。

 

然而唐代近體詩形成,則成於沈佺期與宋之問之手。

 

新唐書宋之問傳曰:「魏建安後迄江左,律詩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於精密。及宋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曰沈宋。」

 

王世貞亦曰:「五言至沈宋,始可稱律。律為音律、法律,天下無嚴於是者。知虛實平仄不得任情,而法度明矣。二君正是敵手。」

 

由此可知,律詩格律完成於沈宋,是一致公認的。

 

與沈宋同時,大力寫作律詩,故對近體詩的發展,有推波助瀾之功的是文章四友。

 

四友即李嶠、蘇味道、崔融和杜審言。

 

崔蘇作品不多,且俱平庸。

 

李嶠有律詩一百六十餘首,多為詠物詩篇,是唐代第一詠物詩人。

 

杜審言之遊宦詩篇,對仗工整,清新感人,堪為傳世之作。

 

審言尤擅排律,為後世之排律,開其先河。

 

在初唐詩壇,結束齊梁綺麗詩風的遺緒,為盛唐詩壇帶來新生命的,是古風運動的倡導者陳子昂,和古風運動的推動者張九齡。

 

陳子昂有感遇詩三十八首和登幽州臺歌等名作。

 

他的詩意境高遠,氣概豪邁。

 

他反對「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的齊梁詩風;

 

主張「骨氣端翔,音情頓挫」的漢魏風骨。

 

張九齡亦有感遇詩十二首,其風格與文學主張,均與陳子昂相近,世以陳張並稱。

 

他們所倡導的古風運動,為盛唐詩壇啟開了序幕,故劉熙藝概曰:「唐初四子,紹陳隋之舊,才力迥絕,不免時人異議。陳射洪、張曲江獨能起一格,為李杜開先,豈非天運使然耶!」

 

二、盛唐:由玄宗開元元年(七一三)至代宗大曆元年(七六六),約五十多年之中,唐代的詩歌,已達到輝煌燦爛的鼎盛時期。

 

在此期間,以浪漫詩見稱的詩仙李白,以社會詩見稱的詩聖杜甫,和以山水詩見稱的詩佛王維最為著名。

 

李白詩的風格與造詣,蓋有下列三點:一是氣勢豪放雄渾,如千軍萬馬,有排山倒海之勢。

 

二是鬼斧神工,佳作天成,如神龍變幻,天馬行空。

 

正如杜甫所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三是名為復古,實則創新。

 

詩歌的規律與範圍,已被他的才華所打破;

 

無形中已為詩歌開闢了更廣闊的園地。

 

杜甫詩的特質是:一為集眾流之長。

 

二為至情至性的流露。

 

三為既能承舊,又能創新。

 

四為以詩為史,體大思精。

 

杜詩對於時代的貢獻是:舉凡開元盛況,天寶衰象,安史之亂前後的社會形態、民生疾苦,以及藩鎮割據,外患連綿,內亂頻仍等,均活現於詩中。

 

至於杜詩之藝術價值:一為茹古涵今,眾美兼備。

 

二為渾涵汪茫,千彙萬狀。

 

三為古體近律,俱稱獨步。

 

四為氣骨風神,皆臻其極。

 

王維詩的特徵是:一為生活與作品一致。

 

二為以繪畫的手法寫詩。

 

三為同於陶而異於謝。

 

四為意境新穎高遠,是畫筆、禪理與詩情的微妙組合。

 

與王維詩風格相近的,如孟浩然的超然閒適,儲光羲的恬澹真率,劉長卿的閒曠,都是山水詩派的佼佼者。

 

其他如王昌齡的聳俊,高適和岑參的悲壯,李頎的超凡,王之渙的高遠,王翰的蒼涼悲壯,和崔顥的雄渾等,都是邊塞詩派的不朽之作。

 

三、中唐:由代宗大曆元年(七六六)至文宗太和九年(八三五),在此七十年之中,文學史上稱為中唐。

 

以詩人言之,則以大曆十才子開其端,以元和八大詩人為骨幹。

 

以詩風言之,則是杜甫「詩史」的繼承和反響。

 

十才子即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偉、夏侯審和李端等十人;

 

但傳至後世的知名詩人,只有盧綸、耿偉、司空曙、李端等人。

 

他們的作品,大體上是繼承杜甫詩的精神,以反映社會民生為其主題。

 

所謂八大詩人,即韓愈、柳宗元、孟郊、賈島、李賀、元稹、白居易和劉禹錫等。

 

其中韓、孟、賈、李等四人,蓋受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影響,以求藝術上的突破,世稱韓孟詩派。

 

韓愈詩氣象雄渾,筆力雄邁,不屑以格律自拘,而喜以馳騁見長。

 

去陳言,富獨創,一掃庸俗浮淺之風,在詩壇獨樹異旗。

 

賈、孟詩有寒酸枯澀之象,世稱島瘦、郊寒。

 

李賀亦喜苦吟,其詩除具有韓孟詩派的險僻幽奇之外,其纖巧冷艷的色彩,為李商隱與杜牧的唯美詩風,啟開了一道門戶。

 

白居易、元稹與劉禹鍚三人,則以通俗平淺之詞句,描寫貧苦大眾的生活,以繼承杜甫社會詩的使命。

 

其中白居易的詩最為通俗易曉,故有白話詩人之稱。

 

元稹以樂府詩描寫社會民生的疾苦。

 

劉禹錫以民歌改編的竹枝詞和楊柳枝詞見稱,亦是走通俗化的路線。

 

此外,柳宗元以清逸淡雅取勝,是王維詩風的繼承;

 

張籍、李紳則是杜詩的繼承。

 

四、晚唐:由文宗太和九年(八三五)到唐代亡國(九○六),史稱晚唐時期。

 

在這七十年當中,詩歌的發展,大體可分為兩派:一派是由韓、孟的險怪幽僻,再透過李賀的冷艷雕琢,而走向杜牧、李商隱的唯美發展。

 

另一派如皮日休、杜荀鶴、聶夷中等,仍繼承杜甫、白居易的精神,以寫實手法,記下了社會的離亂與民生的疾苦。

 

杜牧出身仕宦之家,是一個風流自賞的人。

 

因此他的詩非常艷麗,大都是描寫秦淮酒家、青樓薄倖之類的香艷作品。

 

李商隱的一生,坎坷潦倒而不得志,故有許多悼國傷時,托古諷今的隱喻詩篇。

 

他的詩另一特徵,是喜用花草以寓兒女私情。

 

據說他曾與女道士宋華陽戀愛;

 

又曾愛過宮女飛鸞輕鳳,因而不得不以隱喻出之。

 

他的詩寄意深遠,辭藻華麗,嚴肅而不輕薄,清麗而不浮淺,是晚唐唯美詩風的最高典範。

 

皮日休的橡嫗歎,聶夷中的傷田家,杜荀鶴的亂後逢村叟等,都是反映社會民生的佳作。

 

(李道顯)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50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9 02: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