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發現世界最大洞穴】
這處大規模洞穴被命名為Son Doong洞穴,洞穴內部的大部分地區的寬度和高度都能達到262英尺(即80公尺)左右。
這麼宏大的面積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最大洞穴得主,坐落在馬拉西亞地區的婆羅洲島的“鹿洞”。
曾為“最大洞穴得主”的“鹿洞”確也不容小覷,“鹿洞”洞穴內部的寬度和高度甚至都達到了300英尺(折合約91公尺),但是它的深度卻只有一英哩左右(大約1.6公里)。
相比之下,坐落在風芽國邦國家公園周邊的Son Doong洞穴則要深得多。
探測者沿著洞穴走了2.8英哩(差不多4.5公里),直到被季節性洪水所阻擋,卻仍未走到盡頭。
因此,他們認為該洞穴的深度應該遠大於2.8英哩。
更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英國洞穴研究協會科考隊的亞當‧斯皮蘭尼透露說,在這個大規模的洞穴內部,甚至有超過兩英哩的地方的寬度和高度遠遠超過了460英尺(折合約140公尺)。
進入該洞穴的隊伍分為前後兩批,斯皮蘭尼是第一批隊伍中的一員。
他所在的小組在沿著洞穴探索的時候,遇到了一堵高約46英尺(大約14公尺高)的牆。
斯皮蘭尼說:“第二批隊伍在進行探索的時候遇到了季節性洪水,不得不退出洞穴。
我們將於明年再度探索,並將翻越那道阻擋我們的牆壁,好對這處洞穴做更多更深的探尋。
雷射探測的高精確性
在幾年前,一個當地的農民發現了進入Son Doong洞穴的入口,並且於四月份帶領這支英國和越南聯合的探測隊進入Son Doong洞穴。
在這支探測隊進入Son Doong洞穴之後,發現在這座石灰岩構成的洞穴中,有著潺潺流經距離洞穴入口最近的1.6英哩(2.5公里左右)的地下河流,也有著高約230英尺(折合約70公尺)的巨型石筍。
探測隊運用雷射測距儀測量設備來測量Son Doong洞穴的高度,寬度,乃至長度,以及其他一些需要測量的尺寸。
這些現代的科技使得Son Doong洞穴的最終測量數據可以精確到毫米。
總部位於法國的國際洞穴學聯盟是世界上最權威的洞穴探測隊,該聯盟的主席安迪‧伊文斯說:“測量中如果能運用雷射測量設備,那麼測量出的洞穴數據將會分毫不差。
這些雷射設備測量出的數據可能會比我們現在給出的數據小,不是因為洞穴變小了,而是因為我們給出的數據是好幾年前測量的結果,那個時候測量的不準確,有可能估計過高過大。
但是差別不會很大。”
盡管伊文斯並未參與到這項探測活動中來,但是他也認為這項新的探索對象,也就是Son Doong洞穴是目前最大的洞穴。
這也就意味著,鹿洞將會離開霸主席位退居二線。
他說:“越南的Son Doong洞穴確實是比鹿洞更大。”
但是,這名來自英國的洞穴探測家仍然堅持聲稱,婆羅洲島的鹿洞仍然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洞穴內室——沙撈越洞室。
伊文斯說:“這個沙撈越洞室確實非常大,它簡直是不可能被超越的。它相當於倫敦的溫布利體育場的三倍大小。”
水聲嘈雜 令人退避三舍
洞穴探測隊曾多次來到Son Doong洞穴的周邊地區,乃至它的所在地,進行探索開發。但是Son Doong洞穴確未曾被大規模的開發探索,原因大概在於它擁有著讓人目不暇接的石灰岩洞穴吧。
探測隊成員斯皮蘭尼說道:“Son Doong洞穴所在地區,乃至越南的地質構成都非常復雜,這些都不利於探索工作的展開。”
“這個洞穴完全隱藏於叢林之中,它的周圍幾乎沒有道路。並且在Google Earth 上也完全查不到。”他補充道。
(Google Earth:就是指谷歌‧地圖,是一種免費的3-D 全球地圖軟體,可以用來查詢某一地理位置)
斯皮蘭尼進一步解釋說:“有時候,你都非常接近入口了但是卻不自知。當然,在以前的探索工作中,工作人員都已經到了距離Son Doong洞穴入口僅僅幾百公尺的地方,但是最終還是擦肩而過。”
探測隊的工作人員聽說了在當地人中,有人知道Son Doong洞穴並知道入口,但是他們都害怕進入該洞穴,盡可能的退避三舍。
斯皮蘭尼說:“洞穴內部會發出一種很嘈雜的水流聲,站在洞口就可以聽到,所以人們都不願意靠近該洞穴。”
有希望發掘更大的洞穴?
對於探測隊的工作人員而言,他們更加關心的是居住在Son Doong洞穴中的毒蜈蚣。
但是,在探測工作進行中,工作人員也發現有猴子通過洞穴頂部的天窗爬入洞穴,以捕食洞穴內的蝸牛。
斯皮蘭尼介紹說:“在高達350公尺(大約985英尺)的洞穴頂部有兩個天窗,猴子們顯然是通過這兩個天窗進進出出,很是靈活。”
據報導,在探測隊來年返回Son Doong洞穴再次開展探索工作時,將會有生物學家陪同前來,以便對於該洞穴內部的地下生物做調查研究。
國際洞穴學聯盟的主席安迪‧伊文斯補充說道,除了Son Doong洞穴,世界上還有更大的洞穴有待發現,這一點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比如說,衛星雲圖顯示,在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的深處,就隱藏著比Son Doong洞穴規模更大的洞穴。
他說“總有更大更新的等著你去發現去探索,這正是洞穴探索的美妙之處。”
譯自國家地理。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BSjyMqBQUULyqadT26VrJ.w/article?mid=17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