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文學●風】 空氣運行於地球表面而成風,以空氣運行之來向及速度,定風之特性,稱為風向與風速。
羅盤方位或相對圓周之三百六十度表示風向,如從九十度方向吹來之風,稱東風;
三百六十度吹來之風,稱為北風等,風速則多以每秒公尺或每時浬(亦稱為節〔Knot〕)表示之,當然亦可應用其他速度單位。
英國海軍上將蒲福特(Beaufort)於西元一八○五年創蒲氏風級,雖歷經修正,仍沿用至今。
乃將風速從零至每秒六一‧二公尺畫分為十七級,以示風速之大小。
我國規定,熱帶氣旋中之最大風速達八級以上時,即稱為颱風。
測量風向之儀器稱為風標,其尾部有葉扇,且可在承軸上靈活轉動,而指示風之來向。
測定風速,則常用轉柸式風速表及壓管式風速表,以測量空氣運行之速度或空氣運動,而產生壓力差,推算其速度。
由於環繞地球之空氣(習稱大氣),接受太陽及地球之輻射熱不均勻,因而有熱者膨脹上升,冷者在地表面運行填補之循環發生,稱為環流(Circulation)。
以全球而言,形成不同之風帶,有極地東風帶、盛行西風帶、信風帶及赤道無風帶等;
範圍較次者,有季風、反氣旋、氣旋及颱風等;
更小範圍者為地方風,有海陸風、山谷風等,由於世界各地常有冷熱乾濕顯著不同之風,隨季節出現,而習慣沿用有趣之特有名稱,如我國北方黃土高原上,有冬季強風吹起之黃風;
臺灣南部有落山風,美國落磯山區有欽諾克風(Chinook),為一種過山後之乾熱焚風。
此外,義大利有西洛可風(Sirocco),西班牙有拉維奇風(Leveche),埃及有喀新風(Khamsin)等皆係熱風;
而法國之白斯風(Bise),墨西哥灣之諾特風(Norte),則屬乾冷強風。
風為天氣現象之一種,可藉以做功,有利人類。
由風而知空氣之運行,預知天氣之變化,但當風怒吼時,則巨浪滔天,船翻屋倒,颱風與龍捲風之災害,卻令人談風色變。
(曲克恭)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