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2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地學●地殼均衡】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5 09:4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地學●地殼均衡

 

地球形成了高大的山脈後,為何會不再下沈到原來的位置?

 

這是過去很多地質學家們常常想到的問題。

 

早在十九世紀中葉,學者認為高山和它周圍的地殼呈半平衡狀態,高山這座大塊岩層其實是浮在一個底層面上,猶如冰山浮在水上一樣,這個底層不一定是液體,只要強度較低,受壓後能夠發生流動即可。

 

最理想的條件是岩石圈的每一部分都能達到浮立平衡的狀態。

 

這時,地殼各部分都能立在一個浮動面上彼此平衡,這就是地殼均衡學說(Isostasy)。

 

要達到這種均衡狀態,地殼的每一部分須有不同的比重或不同的體積,而且任何部分發生比重上或體積上的改變,則會造成地殼均衡的調整。

 

因此,本學說又分為兩種說法。

 

普拉特(Pratt)主張所有地塊都浮立在同一深度的底層上面,但是各地塊的密度不等,上升得高者(即高山)密度小,下沈得低者(即低地)密度大,結果各地塊的總質量相等,仍可維持平衡。

 

另外艾里(Airy)則認為各地塊密度相同而厚度不同,故高山上升得高,而底部也下沈得深,形成山根(MountainRoot);

 

低地上升得低,底部則下沈得淺,在同一底層之上,各地塊厚度不同,但彼此仍舊可以平衡。

 

一般來說,艾氏的學說已為一般學者所接受。

 

(黃朝恩)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94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9:24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