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北平故宮】 北平故宮是在元代大都宮殿的基礎上建造起來的。
明太祖朱元璋派人將元代宮殿全部拆毀,將建材南遷,修築了南京宮殿。
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十四年(西元一四一六年)開始北遷,在元代宮殿基礎上略向東移,營建新宮,於永樂十八年(一四二○)全部落成,正式遷都北京。
以後朋、清歷代經多次翻修擴建,但始終保持著元代中軸線上三宮三殿的基本格局。
故宮的周圍以城牆環繞,稱為紫金城。
南北長約九百六十公尺,東西約七百六十公尺。
紫金城的正門是午門,面向南,東西叫東華門與西華門,後門向北,叫神武門。
在午門前有一條六百公尺寬、一百三十公尺長的前庭,前庭的正門叫天安門,天安門前有金水橋、華表、石獅,及兩側的千步廊等,形成了宮門前一長列建築,非常壯麗嚴肅。
紫金城內的建築又分為由午門到乾清門之間的外朝部分,和由乾清門北進到后院的內廷部分。
外朝部分由午門進入是一座方形廣場,廣場間橫貫一條彎曲金水河,河上有漢白玉雕欄的金水橋,橋後是九間重簷廡殿頂的太和門。
太和門是外朝部分的中心建築,順中軸線一直進入就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
太和殿面寬十一間,有六十三公尺,深五間,約三十公尺,高三十三公尺,建於高七公尺漢白玉的臺基上。
三大殿都是朱紅色圓柱子,金黃色琉璃瓦,陪襯上銅製的寶鼎、金缸、龜、鶴等附屬品,極為莊嚴富麗。
內庭部分是皇帝和家屬居住的處所,是以精巧的四合院式、十二宮左右對稱的拱衛著中軸線上皇帝、皇后專用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配以松柏長青的庭院,雍容華貴。
這內外連貫的建築群,堪稱是我國古典建築中最偉大的傑作。
(張紹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