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家政●母教】 母,按說文:「母,牧也。」
廣韻:「母,冒也,含生己也。」
禮記:「母,慕也,嬰兒之所慕也。」
故母為身生、養育者,而為人子女所愛慕者,為天地之至親、至尊。
教者,訓誨也。
說文:「教為上所施,下所效也。」
禮記、中庸:「修道之謂教。」
廣韻:「教,誘導也、訓誨也、教訓也。」
教亦含有使習技藝之意。
因之,母教者乃母親對子女之教育,此種教育以母親之耐心與無可比擬之愛心,循循善誘,以啟迪其心志,塑造人格,故為人類文化之起始,為社會教育之基本。
我國素有「家為國本」之觀念,倫理道德為其重要內涵,而母教乃人倫之根源。
古有孟母三遷、三娘教子、岳母教忠等均為母教之典範,母親以身作別,使子女在耳濡目染中收育化之功。
社會國家棟樑、家庭孝子於焉養成。
現代社會結構改變,倫常式微,以致不良少年問題日形嚴重,此與農業社會大家庭制度的瓦解,而核心家庭又因職業婦女對家庭無法週全兼顧有密切關係。
因此,針對現階段社會問題,母教之宏揚,實為當前之急務。
尤以本世紀以來教育普及,子女教育普遍提高,母教僅憑母愛、耐心不足以教導子女,勢須學習。
故現代極重視親職教育,乃希望新時代女性能認清婦女在家庭的角色,在心理上、觀念上、知識與技能,以及態度上作充分準備,對子女各發展階段之問題與困難有所認識,而能有效地開導輔助。
新時代母教,固應本乎愛心、耐心;
態度上則應是民主、了解、關心、興趣、積極的表現。
對年幼子女自遊戲中培養良好習慣;
稍長子女則以身示範並輔導參與治家工作,以期建立正確價值觀與服務的人生觀,輔助子女人格健全之發展與獨立,增強其對大我之責任感與貢獻之信心,是為現代母教之表率也。
(葉霞翟)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