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戲劇●皮黃戲】 皮黃戲就是以「西皮」和「二黃」兩種不同的腔調為主的戲曲。
二黃腔源於南方江西、安徽,流傳到湖北後,又結合了流行於北方的西皮腔,綜合成為獨立的戲曲,因之被稱為「皮黃戲」,習慣稱為「二黃戲」。
皮黃戲實際上是長江流域的地方戲,這種腔調在湖北形成了漢劇,在安徽就有徽調,此外湘劇、桂劇、粵劇、四川的胡琴戲等,都是屬於這一系統。
二黃腔約在清乾隆五十五年(西元一七九○年)被介紹到北京,當時在北京盛行已久的戲曲,「弋陽腔」和「崑腔」已不太受觀眾歡迎,各種地方戲曲,如四川及陝西的「秦腔」,乘著這一空隙,湧入北京,皮黃腔也在這一檔口,跨進了北京,紮住了根,建立了京劇的雛形。
由於二黃腔來自民間,又屬新興劇種,形式尚未達到十分完整,到北京後不斷吸收其他劇種的精華,提高了藝術形式,腔調上還容納了崑腔、吹腔、梆子腔,及地方小曲,如南鑼、柳枝等,逐漸成為大型的劇種,直到同治、光緒時期(一八六二~一九○八),更得力於宮廷的倡導,達到了輝煌成熟的階段,高踞全國各劇種之上,獨霸中國劇場。
由於興起於北京,為適應當地的生活環境,形成了特殊風格,故又稱為「京戲」。
民國以來,京戲的觀眾更形擴張,成為全國性的最高娛樂劇種。
它本身的表演方式,也由於各角的努力,一方面提煉,一方面創新,無論音樂、舞蹈以及美術方面,全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與成就。
到北伐成功,改北京為北平,京戲便改稱「平劇」。
因為平劇的藝術形式較其他地方劇種為高,一般認為可代表近百年來的中國戲劇,故又稱為「國劇」。
中國傳統戲曲,自元代雜劇、明代傳奇,到皮黃戲一直是一脈相承,即憑藉歌舞作為表演手段,再結合文學、美術等因素,成為表演故事的戲劇形式。
皮黃戲的唸白分為京白與韻白兩種,京白以北平口語為基礎,在音節上加以美化;
韻白以湖北語調為基礎,四聲高低對比較京白鮮明。
其唱詞是由七字或十字的整齊句式所組成,每兩句為一單元,成為一組,分為上下句,連綴兩句,多到二十多句成為一段唱段。
其伴奏樂隊,稱為「場面」;
有以胡琴、二胡、月琴、弦子、笛、笙、嗩吶等管弦樂部分的「文場」;
及以板、單皮鼓、大鑼、小鑼、鐃鈸等敲擊樂部分的「武場」。
此外,程式化的表演體系、象徵式的舞臺裝置、類型化的腳色劃分,以及人物的造形等,均源自於傳統,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舞臺藝術形式。
(牛川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