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四川】 四川,為我國之一省,位於長江流域西部上游。
境內因有岷、沱、嘉陵與長江四大川,故而得名,即禹貢所稱梁州之域。
周時為巴、蜀諸國地,秦時為巴、蜀二郡,故別稱蜀省,又稱巴蜀。
漢為益州郡,晉為梁、益二州。
唐代置劍南、山南、黔中諸道;
宋置四川路;
元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
明置四川市政使司;
清置四川省,民國仍之。
其地東鄰湖北、湖南,南連貴州、雲南,西接西康,北界青海、甘肅、陝西。
面積約三十萬零三千餘方公里。
省會日成都市。
全境俱屬盆地地形,名四川盆地。
又因盆地四周丘陵,多由紅棕色砂岩所構成,風化土壤,亦多、屬赭紅色,故又有「紅盆地」之稱。
省境北有岷山、摩天嶺、米倉山;
東北一有大巴山;
東有巫山;
南界雲貴高原;
西有邛崍山。
其位於省內西南之峨眉山,高三千零三十五公尺,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為著名之佛教與避暑勝地。
盆地底部,約占全省面積三分之二,略呈梯形,除南部因稍受褶曲,有低矮摺曲山脈以外,餘多為寬廣之谷地與和緩之丘陵地,中有成都平原,由岷、沱兩江所沖積而成,面積約六千方公里。
盆底地勢南傾,長江由西南進入本省,流貫南部,破巫山而東入湖北,成三峽之險。
三峽中之瞿塘峽,在奉節縣東,為三峽之首;
往東為巫峽,在巫山縣東;
更東為西陵峽,則在湖北省境內。
三峽相連,長數百公里,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江石突立,水急灘多。
中以瞿塘最險,巫峽最長。
長江北岸之大支流,有發源於盆地西北山岳,而於宜賓注入長江之岷江;
發源於甘肅,納涪、渠兩江而於重慶匯流之嘉陵江;
以及界於岷江與嘉陵江中間較短之沱江。
南岸支流則有黔江。
四川位於北緯三十度附近,屬華中氣候區,但年均溫較華中各區為高。
夏季,因地居內陸,為環繞,難得海洋調節,故相當悶熱;
冬季,因有秦嶺與大巴山之雙重屏障,北方寒流,不易侵入,亦頗溫暖,霜雪少見。
全年濕度均高。
年雨量,川南沿江一帶,約一千公厘以上;
川北較少,約八百公厘左右,亦不低於中部各地理區。
每年四至十月有雨季,六、七月間有梅雨。
盆地因四周崇山聳峙,風力微弱,濕氣不易吹散,故多雲多霧;
入冬,雲霧尤重,太陽鮮見,故有「蜀犬吠日」之稱。
重慶一地,更以多霧著稱,往往瀰漫終日,故又名「霧都」。
四川盆地,每多夜雨,因有「巴山夜雨」之諺。
據氣象統計,在重慶北面之北碚,平均一年中,被雨占全部降雨次數百分之六十一,春季尤多,占百分之七十。
西南之峨眉山,全年占百分之六十七,春季占百分之六十九。
四川地下,岩石疏鬆,易於風化,土壤厚且肥沃,加以氣候濕潤,民性勤奮,生產力強,故秦漢時代,在農業方面已有「天府之國」之美譽,亦為我國富庶地區之一。
境內灌溉水利事業發達,溝渠如網,秦時李冰之都江堰,更歷史悠久,馳名中外,因此不但平原之內,阡陌縱橫,即在岡丘之上,亦梯田連綿。
作物兼具秦嶺南、北,種類數量均多。
農產以稻米、小麥為大宗,稻米產量,僅次於江蘇,居全國第二位。
甘藷、玉米與高梁,產量亦豐。
農家因飼料充足,均以養豬為副業,故豬鬃生產,冠於全國,且品質優良。
嘉陵江中游與岷江中游產絲,以樂山、南充為中心;
「巴緞蜀錦」,自古馳名。
棉以遂寧、射洪為中心。
茶以蒙山為中心。
蒙頂茶,甚負盛名,而川人亦多嗜茶。
煙葉,以金堂為最著名。
沱江流域,蔗田彌望,為重要之甘蔗栽培區;
內江一帶,產糖最多;
川、臺、閩、粵,同為我國主要產糖省分。
苧麻與夏布,以榮昌與隆昌為中心。
油桐樹,普遍分布於丘陵地,以川東一帶為主,所產桐油,向居出口之首位,萬縣為其集散中心。
藥材種類之多,更屬全國第一,野生區域,在西北高原草地,人工栽培者亦集中於此,經採集後,均運集重慶,銷售全國與南洋各地。
藥材、生絲與桐油,同為四川之三大出口。
礦藏方面,以煤、鐵、石油和井鹽為最多,煤礦集中於華瑩山、南州、犍為、威遠等地;
鐵礦生產於南部;
石油分布於中部渠、涪兩江間地區;
井鹽以自流井和貢井兩地為中心,合稱自貢市。
四川為全國最大之井鹽產區,供銷黔、湘、鄂等省。
鹽井附近出產天然氣,為煮鹽之燃料。
長江、嘉陵江與岷江沿岸,且產砂金;
銅以彭縣為著名。
在盆地周緣地區,尤以長江三峽一帶,山高坡陡,水流湍急,蘊藏大量水力資源,可供開發。
高山地域,森林廣布,亦為我國重要林區之一。
本省境內,地形複雜,陸路崎嶇難行,水路險灘重重,自古乃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嘆。
以往交通,在懸崖峭壁上,多賴棧道;
通過深谷,則靠索橋,驚險萬分。
但自民國以來,水陸交通建設,已甚為發達,公路且可四通八達。
成都為省會所在,位於成都平原,為西部水陸運中心、國防重鎮,有劉先主廟,祀諸葛亮,俗稱武侯祠。
萬縣、濾縣、宜賓,為長江內河商港;
樂山,為岷江中游內河商港;
合川,當嘉陵江三源之匯,為嘉陵江岸內河商港。
重慶市,位於長江與嘉陵江之交,三面臨水,傍山而建,氣勢雄偉,為四川最大水陸交通要地,工商繁榮,亦為我國西南第一大都市,現為院轄市與陪都。
對日抗戰時期,政府遷都重慶,領導全國軍民,矢勸矢勇,淬勵奮發,堅忍不拔,卒獲最後勝利,史稱「重慶精神」。
(梁繼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