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46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宗教●佛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3 07:17: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宗教●佛學

 

佛學,乃佛法之學,西元前五、六世紀,釋迦牟尼佛創立於印度。

 

佛法經長期之發展,可分為三大期:初期之佛法,中期之大乘佛法,與後期之祕密大乘佛法。

 

佛法傳入中國,可考者為西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二年)。

 

經典之大量傳譯,則始於東漢桓、靈之世(西元二世紀後半),終於北宋真宗(十一世紀)。

 

譯典雖遍及三期,然傳宏而卓然有成之中國佛學,則以中期之大乘佛法為主。

 

中國佛學本於印度之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乃承初期佛法而來,故應先明初期佛法概要。

 

釋迦時代,印度宗教界,以一切眾生為生死不已,流轉於升沈苦樂之間,各提出其解脫之道。

 

釋迦於菩提樹下,廓然妙悟,得究竟解脫,尊稱為「佛」。

 

佛者,覺也。

 

佛以自覺而覺人,自覺覺人之道,名為「法」。

 

釋迦佛之教義:在無數世界、無數眾生中,人有勝於天神之特德,能體悟人生之真實,而達於究竟解脫;

 

故佛法為人本之宗教,與神教有異。

 

佛法說解脫生死,要在知見生死中流轉,而從篤行中實現之。

 

依佛說:一切從緣生。

 

世間生死流轉,為種種因緣所成,如緣起無常無我,則能厭生死(不已),向涅槃而行正道。

 

正道有八:正見,因緣法無常無我;

 

正思惟,而向於實行;

 

此二為「慧學」。

 

正當之行為,如正語、正業、正命,此三為「戒學」。

 

正精進(通於三學)、正念、正定;

 

此三為「定學」。

 

依定得如實知,離煩惱而悟入正法-緣起寂滅。

 

此乃聖者自證,非言說思惟所及,不可說為有與無。

 

對世間生死而方便說之,則非生死曰涅槃;

 

非繫縛曰解脫;

 

非雜染曰清淨;

 

非有為(生滅)曰無為(不生不減);

 

非虛因而不起,則得解脫。

 

一切從緣生,如緣起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純大苦聚集。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緣起為法爾如是,法性常住之正法。

 

約集起說,蒙昧無知之無明,貪欲染著之愛-煩惱,為集起生死要因。

 

依因緣起滅以觀世間,一切為「空諸行,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性自爾故」。

 

生死不已,業報相續,神教以我(主宰)為生命主體,或作業,或受報。

 

佛自因緣觀妄曰真實;

 

非變異曰常。

 

涅槃寂滅,為聖智自證,非言說邊事,唯從現實生死之正見,正行以實證之,故釋迦佛不予深說也。

 

佛入滅百年頃,佛所說法,已集成雜(相應)、中、長、增一-四阿含經,或加雜為五部。

 

經文隨機散說,或綜集條理之,辨析精嚴,重阿毘達磨論,為上座系;

 

或隨文貫攝融通者,為大眾系;

 

學風異而宗派生焉。

 

佛與菩薩之聖德,為教界所共仰。

 

菩薩成佛之道,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密為主。

 

大眾系說:同時「有十方佛」,「佛身無漏」,「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無邊際」,「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

 

菩薩則「入決定道」,「為欲饒益有情,願生惡趣,隨意能往」。

 

崇高佛德與菩薩方便,近於大乘。

 

而上座系說:「無十方佛,佛身有漏」。

 

蓋大眾系富於理想,依釋迦佛而究其極,上座系則謹守歷史上之佛陀為所宗也。

 

初期大乘經部類繁多,要皆本於般若之深義,故「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普入諸佛一切修多羅」。

 

依此深義,故:一、「俗間經書,治生事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世間學術事業,不違如實空性,故入世無礙於出世。

 

二、佛法說斷貪瞋癡等煩惱,然菩薩無量無數劫中願度眾生,不斷煩惱(斷即墮小乘涅盤)。

 

煩惱本性空寂,煩惱實性即是菩提;

 

菩薩深觀煩惱性空,故於生死中,「不斷煩惱,勤行精進」。

 

三、「一切法皆如」,「一切法皆入法界」,「菩薩悉見一切諸法,如是諸法及於法界,等淨如(虛)空」。

 

法界清淨不二,為一切法通相;

 

於法界中,一切法亦清淨如空。

 

佛菩薩無礙境界,悉依此而通達。

 

四、菩薩願成佛道,願度眾生,不能離於煩惱。

 

所以「煩惱為佛種」,「佛種從緣起」。

 

西元三、四世紀,如來藏系經典傳出,如大般涅槃經初分、如來藏經等。

 

「如來常住不變易」;

 

如來有「常、樂、我、淨」四德;

 

「我者即是如來藏義。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如來藏經九喻說,如來藏(佛性):眾生身心中,有如來智慧、身相;

 

「如來藏常無染汙,德相備足,如我無異」。

 

如來在眾生身中,猶如胎藏,即眾生本有如來功德。

 

或說:「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

 

不空如來藏,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

 

或說:「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

 

如來藏本性清淨,為煩惱所纏,與心性本淨(即自性清淨心),為客塵所染說相同,故如來藏即自性清淨心。

 

依此(真我)淨心,說轉染還淨。

 

法門承法華、大集、華嚴而來,然說真我、真心、不空,與初期大乘方便異矣!

 

敘佛菩薩聖境以啟信行,明一切法無二以策修證,初期大乘經之體例如是。

 

三世紀以下,大乘論師輩出,精思入微,條理嚴密,以通釋大乘經義。

 

印度大乘論學,不外中觀、瑜伽、如來藏三大流。

 

諭學傳於中國,或據以成一家之學,然中國大乘佛學主流,則條理貫攝諸經,參考論義,而闡發大乘之極意,不以印度論學而自拘也。

 

中國大乘,舊傳八宗。

 

其中禪、淨、密、律,重於持行;

 

以義學見長者,惟三論、唯識、天台、賢首四宗。

 

然宏傳論義者,有地論師與攝論師,蔚為大流。

 

此二系與唯識宗同源,且與如來藏學有關,不可不論及之。

 

一、三論宗:三論之學,北齊末,遼東僧朗傳入江南,陳隋間最為顯學,唐初嘉祥吉藏集其大成。

 

三論宗以有、空為教諦﹝假﹞,中道一實諦為體。

 

「義本者,以無住為體中,此是合門。

 

於體中開為兩用,謂真俗,此是用中,是即開門」。

 

或立體中、用中,體假、用假以融之,總以都無所得為旨歸。

 

「諸大乘經,同以不二正道為宗」。

 

般若、法華、涅槃等經,「逗緣不同,互相開避」,「至論不二正道,更無別異」。

 

本此,進而作勝鬘經寶窟,涅槃經遊意,依十八空論說唯識無塵。

 

會入如來藏、佛性、唯識之學,非中觀之舊。

 

其學衰於盛唐,以無所得為正觀,演化為牛頭禪,與達摩門下東山法門,一時媲美!

 

二、唯識宗:印度瑜伽學,仰推彌勒瑜伽師地論為本,瑜伽論本地分,立八識,第八識為:「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熱所攝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為一切有漏無論種子所依止,能執受諸根及所依止,業力所感總異熟體。

 

立二類種子:(本有)本性住種、(新熏)習所成種。

 

惟無漏種子,眾生或有或無,故立五性差別。

 

抉擇分中,以八相證成阿賴耶識;

 

及依阿賴耶識為依,建立流轉還滅。

 

論說諸識俱轉,有四種業:「(一)了別器業,(二)了別依業,(三)了別我業,(四)了別境業」。

 

世親依之作三十唯識論,十大論師作釋,唐玄奘受學於那爛陀寺戒賢、傳歸中國,糅十師之說,為成唯識論。

 

阿賴耶識了別(緣)器世間、種子,及諸色根根所依處;

 

末那識了別阿賴識為自我;

 

六識了別色聲等境。

 

「我說識所緣(了別),唯識所現故」;

 

三類識所緣了,即三類識所變現,依此說「三能變」。

 

然心境變現,要在種子。

 

阿賴耶識攝藏無量種子,別別不同,名「自性差別緣起」。

 

依種子起現行,現行剎那生滅,熏成種子。

 

種子生現,現行熏種,阿賴耶與前七識,互為因緣。

 

又末那識(等)依阿賴耶,阿賴耶依末那;

 

阿賴耶與末那,更互依存。

 

唯識宗學,不失阿含「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之義。

 

三、天台宗:北齊慧文,於智論悟三智一心,於中論得三諦相即之義;

 

經慧思,傳天台智顗而大成。

 

自經典東來,法門不一,慧文、慧思、智顗以來,並禪觀與教義相資。

 

博涉眾經,基於禪慧悟解,藉法華經之開顯,而明如來一代教意,顯究極圓宗。

 

不拘印度論義,純乎為中國佛學也!

 

但其三智、三諦,有得於龍樹論義。

 

天台學圓融深廣,且約「一念三千」以略明之。

 

一念三千為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

 

「若無明法性合,有一念法陰界入等,即是俗諦;

 

一切界入一法界,即是真諦;

 

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義諦」。

 

「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也。

 

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也。

 

若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觀」。

 

祇此一念無明法性心,具一切法,相依相即,非一非異;

 

雖備明迷悟、諦觀、修證,而「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

 

四、賢首宗:地論師慧光一系,經大乘起信論,發展而成賢首宗。

 

起信論傳為真諦所譯,馬鳴菩薩造。

 

北土唯心論,有法性為依持(如來藏說),阿黎耶識為依持之淨,大乘起信論,頗能統一而調和之。

 

賢首宗依唐賢首法藏得名。

 

賢首宗以華嚴經為圓極,又稱華嚴宗。

 

經明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圓滿德相,敘菩薩行位以趣入佛地。

 

相即相入,重重無盡,華嚴經處處說之。

 

土名「華藏莊嚴世界」,佛為「毘盧遮那如來藏身」,即「如來藏恆沙佛法」所顯。

 

發心修行,圓顯如來藏,即是法身。

 

毘盧遮那海印三昧所顯,一切相即相入,名為「法界緣起」。

 

依佛法界性,隨染淨緣所現,故名「性起」。

 

攝大乘論明種子六義,賢首義準,立(法界)「緣起因門六義」。

 

六義不外空、有、有力、無力、待緣、不待緣。

 

「由空有義故,有相即門也。

 

有有力無力義故,有相入門也。

 

由待緣不待緣義故,有同體異體門也。

 

由有此等義故,得毛孔容剎海事」。

 

依此明相即相入法界緣起,以十玄、六相。

 

十玄為: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因陀羅網境界門、微細相容安立門、祕密隱顯俱成門、廣狹自在無礙門、十世隔法異成門、主伴圓明其德門、託事顯法生解門。

 

「然此十門,隨一門中即攝餘門無不皆盡,應以六相方便而會通之」。

 

六相為:總、別、同、異、成、壞。

 

「總相者,一含多德故。

 

別相者,多德非一故;

 

別依止總,滿彼總故。

 

同相者,多義不相違故,同成一總相故。

 

異相者,多義相望各各異故。

 

成相者,由此諸義,緣起成故。

 

壞相者,諸義各住自法,不移動故。」

 

依上因門六義、十玄、六相,顯示圓融無礙法界緣起。

 

天台與賢首,並以圓義見稱,後之學者,莫能外也。

 

如淨土宗,重於信願往生;

 

釋其義者,或以天台,或取賢首。

 

如密宗,本「後期祕密大乘佛法」。

 

唐開元中,傳來胎藏、金剛二部密法,行持有其特色。

 

東傳日本,或以賢首圓義釋之,成東密。

 

或以天台圓義釋之,成台密。

 

如禪宗,本為「如來(藏)禪」。

 

宗密判曹溪禪為「直顯心性」而有二類:一、「即今能語言、動作、貪瞋、慈忍、造善業、造惡業等,即汝佛性。

 

即此本來是佛,除此無別佛也」。

 

意指南宗,近天台義。

 

二、「妄念本寂,塵境本空。

 

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

 

意指荷澤宗,同華嚴學。

 

宋初,天台有山家、山外之諍;

 

出外者,乃依天台而有取於真心之學。

 

天台與華嚴,亦間有所諍。

 

以今觀之,天台學本於(初期大乘)緣起性空,攝(後期大乘)如來藏心,融會之而歸於緣起,故即當前「一念無明法性心」為本。

 

賢首學本於如來藏心,融緣起性空而歸於真心,故以「圓常法界心」為本。

 

宗依不同,雖曰同明圓義,圓義自難一致。

 

然依印度大乘佛法,自出機杼,融會而又超越之,成為中國特有之大乘佛學,則二宗固無異也。

 

(印順)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9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21:5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