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是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與致力中國革命的標的,也是中華民國憲法中開宗明義規定的立國原則或「國是」。
國父手著「中國革命史」中有謂:「余之從事革命,建主義以為標的。」
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即為:「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
三民主義的意義如此重要,故有分項說明的必要。
一、三民主義主張的完成與名稱的提出(一)三民主義主張的完成,據國父手著「孫文學說」中曾謂:「倫敦脫險後,則暫留歐洲,以實行考察其政治風俗,並結交其朝野賢豪,兩年之中,所見所閩,殊多心得。
始知徒致國家富強,民權發達,如歐洲列強者,猶未能登斯民於極樂之鄉也,是以歐洲志士,猶有社會革命之運也。
予欲為一勞永逸之計,乃採取民生主義,以與民族、民權問題同時解決,此三民主義之主張所由完成也。」
(見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謹按國父倫敦蒙難,係在民國紀元前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五年,乙未首次革命失敗之後。
則三民主義主張的完成,皆在民國紀元前十五、六年之時。
(二)國父三民主義主張的完成,雖在民國紀元前十五、六年,但三民主義名稱的提出,則在民國紀元前七年同盟會成立,在日本東京創辦「民報」雜誌,國父親撰發刊詞中乃謂:「予維歐美之進化,凡以三大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
並詳加解釋說:「羅馬之亡,民族主義興,而歐美各國以獨立。
洎自帝其國,威行專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則民權主義起;
十八世紀之末,十九世紀之初,專制仆而立憲政體殖焉。
世界開化,人智益蒸,物質發舒,百年銳於千載,經濟問題既政治問題之後,則民生主義躍躍然動。
二十世紀不得不為民生主義之擅場時代也。
是三大主義,皆基本於民,遞嬗變易,而歐美之人種胥冶化焉。」
「三民主義」乃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的簡稱。
此項簡稱之普用,據馮自由先生所著「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中有謂:「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何以簡稱之曰『三民主義』,則始見於是年(按即西一九○五年)十二月,香港『民國日報』之代售『民報』廣告。
蓋當日『民報』委託『民國日報』為西南各省及南洋各埠代理,余時任民國日報社長,以廣告上登載『提倡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一語為冗長不便,乃簡稱『三民主義』以代之。
…總理自亦以此簡稱為適當而採用之,於是此名詞遂確立不易,而成為世界上最偉大、最神聖之普通名詞矣。」
茲並轉錄於此,以備參考。
二、三民主義的思想淵源及要旨關於三民主義思想的淵源及其重要的內容與旨趣,國父於所著「中國革命史」中,有扼要的闡明,茲謹節錄其要項於下:(一)「余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蹟者,有吾所獨見而倒獲者。」
(二)「蓋民族思想,實吾先民所遺留,初無待於外鑠者也。
余之民族主義,特就先民所遺留者,發揮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點。
對於滿洲,不以復仇為事,而務與之平等共處於中國之內。
此為以民族主義對國內諸民族也。
對於世界諸民族,務保持吾民族之獨立地位,發揚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與諸民族並駕於世界,以馴致於大同。
此為以民族主義對世界之諸民族也。」
(三)「中國古昔有唐虞之揖讓,湯武之革命,其垂為學說者,有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有所謂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有所謂民為貴君為輕,此不可謂無民權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無其制度,故以民立國之制度,不可不取資歐美。
…而中國相傳考試之制、糾察之制,實有其精義,足以濟歐美政治法律之窮。
故主張以考試、糾察二權,與立法、司法、行政三權並立,合為五權憲法。
更採直接民權之制,以現主權在民之實,如是余之民權主義,遂圓滿而無憾。」
(四)「歐美自機器發明,而貧富不均之現象,隨以呈露,橫流所激,經濟革命之燄,乃較政治革命為尤烈。
…余遊歐美,見其經濟岌岌危殆之狀,彼都人士,方焦頭爛額而莫知所救。
因念吾國經濟組織,持較歐美,雖貧富不均之現象無是劇烈,然特分量之差,初非性質之殊也。
…故不可不為綢繆未雨之計,由是參綜社會諸家學說,比較其得失,覺國家產業主義,尤深穩而可行;
且歐美行之而焦頭爛額者,吾國行之實為曲突徙薪。
故決定以民生主義與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同時並行,將一而成政治之功,兼以塞經濟革命之源也。」
三、三民主義與民有、民治、民享國父曾謂三民主義的要旨,與美國大總統林肯所說「民有、民治、民享」的話,意義相通。
國父於民國十年三月演講「三民主義之具體辦法」中,曾謂:「兄弟所主張底三民主義,實是集合古今中外底學說,順應世界底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一個結晶品。
這個結晶的意思,和美國大總統林肯所說底: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的話是相通的。
這句話的中文意思,沒有適當的譯文,兄弟把他譯作:民有、民治、民享。
ofthepeople就是民有,bythepeople就是民治,forthepeople就是民享。
林肯所主張底這民有、民治和民享主義,就是兄弟所主張底民族、民權和民生主義。
…迴想兄弟從前在海外的時候,外國人不知道甚麼是叫做三民主義,總拿這個意思來問我。
兄弟在當時苦無適當底譯語回答,只好援引林肯底主義告訴他們,他們才完全了解我底主義。
由此更可知兄弟底三民主義,不但是專為迎合現代底潮流,並且是很有來歷的。
四、三民主義與自由、平等、博愛「自由、平等、博愛」是當年法國革命的口號,其意義亦可與三民主義相通,但根據中國的國情與革命對象,卻有其特殊的意議。
國父在民權主義中曾說:「用我們三民主義的口號和法國革命的口號來比較:法國的自由和我們的民族主義相同,因為民族主義是提倡國家自由的。
平等和我們的民權主義相同,因為民權主義是提倡人民在政治地位上都是平等,要打破君權使人人都是平等,所以說民權是和平等相對等的。
此外還有博愛的口號,這個名詞的原文(編者按為Fra-ternity),照兄弟的意思,是和中國同胞兩個字是一樣解法,普通譯成博愛,當中的道理,和我們的民生主義是相通的。
因為我們的民生主義,是圖四萬萬人幸福的,為四萬萬人謀幸福就是博愛。」
五、三民主義與情、理、法先總統蔣公中正對於國父三民主義的體系及原理,有綜合的研究與發展,在民國二十八年五月間所發表「三民主義之體系及其實行程序」講詞中,除對國父遺教有整理的說明外,並特別以「情、理、法」三者來闡明三民主義的重點,試引述其原文如下:「這民族、民權、民生三者,構成了整個的三民主義,我們要全都信奉,不能取其一而捨其他。
但三者之中各有其對象,各有其特別的置重點。
…為簡單明瞭起見;
我再附以三個字的註解。
大家知道,我們人類所以異於一切動物,高於一切動物的原因,而且能夠不斷的自求進步,不斷的進化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人類有感情、有法紀,而且有理性的緣故。
感情、法紀、理性,這三種東西是維繫人類生存、促進人類進化所缺一不可的;
我們通常論一件事,總說是要情、理、法三者俱當而後才算是圓滿。
依照三民主義,在民族方面說,人類感情中最值得重視的一種感情,是民族的感情,因為民族是天然力所造成的,所以團結民族,就要靠人類天然具有的感情。
就民權來說,人類組織的最良法紀,是全民政治-即民權主義的政治;
要規定各個國民的義務和權利,就全靠法制和紀律來作平準的標尺。
就民生來說,人類生活中最合理的方式,是一切人民經濟平等,無相互壓迫榨取之事,而且要使社會上大多數利益相調和,能夠真正做到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地步,通不能專靠感情,亦不能完全依靠法律,而必訴之於判別是非利害之理性。
所以我說,民族主義本乎情,民權主義本乎法,民生主義本乎理。
我們以提高民族感情,求得民族的獨立,以確立法治為實行民權的基礎,再以公平畫一的條理,調劑公私經濟的盈虛,以解決民生問題。
如此情、理、法三者皆能釐然得當。
所以三民主義比其他主義完備,而且比其他主義偉大悠久,亦比其他任何主義容易實行,亦就在此。
六、三民主義的本質-倫理、民主、科學先總統蔣公於民國四十一年七月講演「三民主義的本質」,其要旨如下:(一)「我今天準備要講的,乃是三民主義的本質(還不是整個的理論),只是就三民主義提出幾項要件,給大家對三民主義一個最簡明的概念,使大家更加容易分析三民主義的各個特點,以及其相輔相成所在之處。
同時也要附帶說明朱毛奸匪所謂的主義、理論與行動的一個客觀的比較,來指出三民主義本質的所在;
更證明我們三民主義的精深博大,『放之天下而皆準,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的不可估量的價值。
當然這三民主義的本質的闡述,還不能算是三民主義整個的理論。
所謂三民主義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簡單地說,就是倫理、民主與科學。」
(二)「至於三民主義的解說,無論為『民有、民治、民享』,亦無論其『為情』、『為理』、『為法』,如要其實踐有效,還是要由這『倫理』、『民主』、『科學』的精神和法則,來作基準,而且其便義都是完全相通的。
…還有另一個意思,我所以要提出『倫理』、『民主』、『科學』的口號,乃是要大家徹底了解要建設民生主義,必要用科學來實踐的;
要實現民權主義,必要用民主來實踐的;
尤其是我們如要實行民族主義,必須先要實踐我們固有的倫理道德,方能期其有成。
…要實踐這個科學的民生、民主的民權。
以及倫理的民族主義,方可不再蹈從前敗亡的覆轍。」
嗣後於民國五十五年,國父一百晉一誕辰中山樓中華文化堂落成紀念文中,蔣公更將「倫理、民主、科學」三者,確立為中華文化的基礎,加以擴大的闡揚。
七、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三民主義的含義無窮,最後仍歸結到國父在民族主義第一講中,開宗明義,最簡要通俗的說法:(一)「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
(二)「何以說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呢?
因為三民主義是促進中國之國際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和經濟地位平等,使中國永久適存於世界,所以說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
(王冠青)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