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文學●永樂大典戲文三種】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即小孫屠、張協狀元、宦門子弟錯立身三本戲文。
大典所收戲文部分,自卷一萬三千九百六十五起,迄一萬三千九百九十一止,凡二十七卷,共收戲文三十三種,書原皆已亡佚。
民國九年,葉恭綽氏於英國倫敦一小古玩肆中,購得第二十七乙冊,攜歸中土,即此三種戲文,皆學者前所未見,為今存最古之南戲全本,而戲文傳奇之接承、南戲北劇之大別,於焉明矣!
原書今藏國立中央圖書館,有影本、鈔本與排印本流傳於世。
三種中,以張協狀元篇幅最長,時代亦最早,當為南宋時人所撰,原題九山書會編,蓋戲文初期之作也。
戲中寫上京舉子張協,途中遇盜,負傷投古廟,邂逅貧女,結髮為夫妻;
然於其高中之後,赴梓州命判任中,反絕情斬之而去,幸貧女傷輕得救,又為轉任梓州通判之樞密使王德用收為義女,使嫁張協,以團圓終結。
其次為宦門子弟錯立身,寫女真人河南府同知延某之子延壽馬,荒於學業而熱戀散榮王金榜,不為同知所容,遂離家出奔,遍尋天涯,入贅王家為藝人,共度衝州撞府之生活;
久之,其父巡迴各地觀政,一夕欲慰旅途岑寂,乃召藝人,使演院本,即至,則為其離家出奔之子,遂許二人結為夫婦。
小孫屠時代最晚,已用南北合套之體,原題古杭書會編。
寫孫氏兄弟,父早歿,兄必達伴母在家讀書,娶麗春園妓女為妻,弟必貴外出以屠為業,兄弟二人為必達妻併其姦夫構陷致死,棄屍荒郊,東嶽大帝憫而活之,訴官審理,經包龍圖明判,遂得昭雪。
(林振輝)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