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理論】 TheoryY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Y理論是馬格里格(DouglasMcGregor)於1950年代提出X理論之後,對當時的民主社會,人們生活水準提高,教育層次提升,是否仍適用X理論產生質疑,因而進一步研究人性行為,終於為另一套管理的新理論確立了基礎,馬格里格將其稱之為Y理論。
Y理論的基本假設如下:(一)工作是人的一種自然傾向;
只要情況適當,人不但樂於承擔責任,而且還會追求責任。
(二)額外的控制和處罰的威脅並非是驅使員工努力達成組織目標的唯一方法。
當人們被委派某項責任時,他們會學習如何自我指導及自我控制。
(三)委任某人某項目標,可以說是一種正面的獎勵,因其所產生的成就感可以鼓勵人們朝向組織目標努力。
(四)一般人在情況許可時,不僅懂得要去接受職責,而且還會設法去尋求。
逃避責任、缺乏野心和重視安全只是一般經驗的結論,並非一般人內心的特色。
(五)運用豐富的想像力、聰明才智和創造力,以解決組織內問題的能力,是廣泛的全體大眾所具有的,而非只是少數人。
(六)在現代工業生活的環境裡,一般人所具有的智慧和潛能,並未被充分的運用。
人性本善的Y理論與人性本惡的X理論恰成一對比。
Y理論對人性做了一個較樂觀的解釋,依據Y理論,人皆有成長和發展的潛力,因此管理階層有責任去創造一個適於員工發展的環境。
若管理者接受了Y理論,則不應對員工施予額外的控制和壓力,而應讓其有更多機會學習自制和自律,並注意員工更高層次的需要和滿足。
馬格里格的Y理論對傳統的管理觀念產生重大的衝擊,雖然有許多人認為X理論已經過時,但亦有許多管理者對Y理論提出批評:(一)有人指出Y理論過於理想化,所謂自我指導和自我控制並非人人皆能;
許多人似乎仍然偏愛保障,規避責任。
(二)主張Y理論的人士常認為只有工作才是需要滿足的最主要所在。
但事實上,許多人可以從工作以外滿足其需要。
究竟X理論和Y理論何者為是呢?
事實上,此二種理論都只是基於研究而做的假設,並沒有經過證實。
馬格里格也不認為X理論永遠是壞的,或是Y理論永遠是好的,而認為,大部分的人們都具有自我激勵和成熟的潛力,但或許有些人沒有,因此管理者就必須對這些人創造一個較具結構化和控制的環境。
總而言之,將X理論與Y理論做適當的組合及彈性運用,才能真正達到組織目標。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