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發聲】 MagneticSoundTrack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電影的聲音在影片上的音軌記錄方式,分為光學音軌以及磁性音軌2種。
其中以磁性音軌記錄聲音與再生聲音的錄放音方式,即稱為磁性發聲,其原理與一般錄音帶的錄(放)音原理相同。
一般而言,電影片在發行時多採用光學音軌作為其發聲方式,磁性音軌的使用較不普遍,多用於事後改變原有音軌內容之用,或業餘影片拍攝錄音的用途。
例如由國外購置的教學影片,原有的旁白內容係以英語或其他外國語發聲,記錄於光學音軌上。
為便於推廣利用,國內的教育單位或圖書館常希望能將其改成國語發聲的方式。
即需用特殊的塗磁設備,在影片上原有光學音軌旁,另行塗上一條質料與一般錄音帶相同的磁帶--磁性音軌,以便事後錄製中文旁白之用。
此外,在1960、1970年代曾流行的業餘8毫米(8mm)有聲電影的拍攝製作,亦採用磁性發聲的原理,在電影攝影機上裝置有磁性錄音的裝置,直接在塗有磁性音軌的電影片上錄製聲音。
電影片放映機分為光學發聲方式以及光學、磁性發聲方式兩用的2種機種,為配合館藏電影片的發聲方式,圖書館及其他教育與社教機構在選擇電影片放映機時,最好選取磁性、光學兩用的機種。
一般的電影機多僅有光學發聲的裝置,其構造較簡單且在價格上較經濟。
磁性、光學兩用的機種則能提供較大的彈性,讓使用者在觀看影片時,能選擇聽取原先的光學音軌或事後錄製的磁性音軌。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