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架構】 ComputerArchitecture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電腦架構亦稱電子計算機架構,係指電腦系統的規格,包括指令集(InstructionSet)、使用者介面、記憶組織與位址、輸入/輸出的運作與控制等,即為電腦之組成單元及各單元間如何協調運作的架構。
電腦架構之研究屬電腦硬體之範疇,包括對電腦的本質、配置及主要邏輯結構之相互連結、記憶體組成、控制單元與用以執行控制策略、結構的硬體組織、算術與邏輯單元及輸入/輸出等部分。
電腦分為下列5大部分:(一)記憶單元:主要功能在儲存程式及資料,依用途不同可分為主記憶體(MainMemory)及輔助記憶體(SecondaryMemory)。
主記憶體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唯讀記憶體(ROM)。
輔助記憶體包括磁片、磁帶、光碟等。
(二)處理單元:主要在處理由記憶單元取得之資料加以運算,而運算的方式包括算術及邏輯運算。
算術運算如"+","-",邏輯運算如AND-OR、NOT等。
(三)控制單元:主要功能在協調各單元間的同步與資料傳輸,並控制各項處理的順序。
控制單元與處理單元通常合稱為中央處理機(ControlProcessingUnit,CPU)。
(四)輸入單元:輸入單元之功能在於輸入電腦所要處理的資料及處理這些資料的程式。
包括鍵盤、滑鼠、光筆、搖桿、軌跡球(Traceball)、螢幕觸摸、語音輸入設備、數位板、讀卡機等。
(五)輸出單元:其功能在於將電腦運算後的結果傳輸至外界,包括終端機、印表機、繪圖機、擴音器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