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大學東亞圖書館(美國)】 UniversityofWashington,EastAsiaLibrary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ofWashington)有關東亞方面的圖書資料的收藏,始於1937年。
是年該校得到洛克斐勒基金會(RockefellerFoundation)的資助,購得一批中國文學方面的書籍。
至1940年,該校中文書籍的收藏,已逾20,000冊。
1946年,該校正式成立遠東圖書館(FarEasternLibrary)。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校為美國陸軍部訓練韓文專業人員,成立陸軍部韓文專業訓練班(ArmySpecializedTrainingProgramforKoreanLanguageInstruction),因此遠東圖書館也開始收藏韓文的圖書資料。
1948年,該館正式開始日文書籍之收購。
所以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該館已有中、日、韓文的收藏,而且多年以來,有關東亞的西方文字的書籍資料,也在不斷的增加。
1960年代和1970年代,是美國東亞研究(EastAsianStudies)成長和發展最快速的時期。
圖書館方面,為了配合教學和研究的需要,也極力擴充。
該校的遠東圖書館,也是在這一時期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1976年,遠東圖書館正式更名為東亞圖書館(EastAsiaLibrary)。
該館現有收藏,約400,000冊左右。
所藏書籍的文字,以中、日、韓、藏為主,西方文字,則以英、法、德等為主。
收藏的主題,限於有關中、日、韓等的人文和社會學科方面的書籍資料(包括科技史、醫學史、農業史等)。
400,000冊的書籍之中,約有半數是中文資料。
該館是北美最早擁有〔二十五史全文檢索資料庫〕(Twenty-FiveDynasticHistoriesFull-TextRetrievalDataBase)的圖書館。
其他中文自動化的檢索軟件,該館共有10件左右。
該館的特藏,中國方面的,有陳凡、萬有、GoergeKerr、HerbertH.Gowen、JosephRock、及HellmutWilhelm等。
日本方面的,有RobertPaine日本藝術收藏。
該館於1987年加入全球性的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簡稱OCLC)電腦系統。
另外該校另有自成體系的電腦系統,收有全校各圖書館(包括東亞圖書館)的收藏目錄。
該校各圖書館即將採用InnovativeInterface,作為校內的電腦系統。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