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合作專利檢驗問題資訊檢索服務】 InternationalCooperationinInformationRetrievalRelatedtoPatentExaminationProblems,簡稱ICIREPAT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1961年,在美國專利局(U.S.PatentOffice)慶祝專利法(PatentActof1836)的125週年慶時,來自澳、加、德、英、日、荷、菲、瑞典及挪威的9國代表決定舉辦國際專利局資訊檢索研習會(InternationalPatentOfficeWorkshoponInformationRetrieval),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簡稱NSF)贊助下,該項研習會在華盛頓特區舉行。
與會專家咸認為,由於專利的增加量與複雜性,應以適當的分類表和自動化資料處理的方式來解決技術資訊的組織、儲存與檢索的問題,且應互相合作。
於是,1962年在德國慕尼黑成立國際合作專利審核機構資訊檢索系統(InternationalCooperationinInformationRetrievalAmongExaminingPatentOffices),1968年以後,轉型為巴黎聯盟的專家委員會(CommitteeofExpertsofParisUnion),因此正式名稱改為國際合作專利審核機構資訊檢索系統巴黎聯盟委員會(ParisUnionCommitteeforInternationalCooperationinInformationRetrievalAmongExaminingPatentOffices),仍簡稱ICIREPAT。
該委員會成立之宗旨是協助世界上的專利局共同合作,以解決專利檢索問題,避免重複研究。
ICIREPAT為非正式組織,係由會員互選成立指導委員會(SteeringCommittee),再授權指導委員會設立常設委員會(StandingCommittee)。
四個常設委員會負責摘要和索引製作、分類系統與標準制定、以及翻譯等活動。
除了利用既有的檢索系統,並成立合作系統顧問委員會(AdvisoryBoardforCooperativeSystems,簡稱ABCS)來發展新系統。
1968年以後,指導委員會由技術合作委員會(TechnicalCoordinationCommittee,簡稱TCC)所取代,下設3個技術委員會:(一)電腦化技術委員會(TechnicalCommitteeforComputerization,簡稱TCCR)--負責研究使用電腦來儲存、檢索專利文獻。
(二)檢索系統技術委員會(TechnicalCommitteeforSearchSystems,簡稱TCSS)--主要負責系統分享計畫(SharedSystemsProgram),促使國際共同使用一些已存在於各國的系統,並共同發展新系統。
(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echnicalCommitteeforStandardization,簡稱TCST)--負責訂定有關專利文獻的標準,例如縮寫、文獻著錄、以及縮影影片製作等標準。
該委員會並制定了分類法及合作條約:(1)國際專利分類法(InternationalPatentClassification),期運用分類系統作為檢索的工具;
(2)專利合作條約(PatentCooperationTreaty),係1970年簽訂的共同保護專利協定,使一國的專利,不必再向他國申請,在他國亦可受到保護。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