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2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章學誠(1738-1801)】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3:17: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章學誠(1738-1801)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章學誠,字實齋,乾隆3年(1738)出生於浙江會稽。

 

自幼性耽典籍,雅好史學。

 

23歲時遊學京師,肆業國子監。

 

乾隆29年,協助他的父親章鑣纂修〔天門縣志〕,撰〔藝文考〕。

 

翌年從安徽學政朱筠學古文辭,並居幕府。

 

38年應聘纂修〔和州志〕,撰〔藝文書〕。

 

40年再往京師,充國子監典籍。

 

42年考中順天舉人,次年春連捷成進士,但絕意仕途,此後迭在畿輔、河南、山東等省書院充任講席,而殫精著述,至老不輟,嘉慶6年(1801)卒,年64。

 

章氏是一位史學家、方志學家,或稱之為文史學家。

 

他在文史學方面頗多創見,然而推本溯源,實得力於他在目錄學上的造諳,他嘗自豪云:「如古文辭,近雖為之者鮮,前人尚有為者;

 

至於史學義例,校讎心法,則皆前人從未言及,亦未有可以標著之名。」

 

學誠生平著述甚富,唯在生前,稿件曾遭盜匪劫掠,以及身後輯錄的失收,散佚不少。

 

現傳以民國初年吳興劉承幹嘉業堂所輯刻的〔章氏遺書〕30卷、〔外集〕18卷、〔補遺〕1卷為最備。

 

後來錢穆復從抄本遺書中輯得劉刻未收之文17篇,編為1卷,排版印行。

 

章氏的目錄學專著今僅有〔校讎通義〕4卷存世,其他如〔天門縣志藝文考〕、〔和州志藝文書〕、〔史籍考〕、〔湯雲山房乙卯藏書目〕等俱失,僅有序例收在遺書中。

 

章氏生當中國目錄學極度衰弊的時代,自蒙古人入主華夏,迄乾隆章氏時代,歷時長達五百年,未曾出現一部合乎傳統體制的目錄,無論公私收藏,多視目錄為供查檢的藏書簿。

 

章氏認為後世的學術不能專精,實由於校讎之學失傳,因之特撰〔校讎通義〕4卷來發揮校讎學的精義,標舉「辨章學術,考鏡源流」8個字,是目錄學的主要意義。

 

章氏的見解影響於後代的學術頗大,他提出的「六經皆史」,擴展了後世治史的領域。

 

乾隆修四庫,撰述提要,編總目是受朱筠所上校書奏章的影響,其時章氏正在朱氏的幕府,是否章氏所主稿,雖乏直接的證據,其間應不無關係。

 

倡議編纂人名、書名、地名、官名等類索引,為嘉慶間汪輝祖編〔史姓韻編〕、〔廿四史同姓名錄〕,阮元編〔經籍纂詁〕的張本;

 

論修史籍考,謂凡錄立言之士,乃著撰述年月,以備後人考證,開道光中張金吾編〔愛日精廬藏書志〕,錄序跋悉載年月。

 

他如因襲明祁承整書通互二例,而創互著與別裁二編目方法,對後世亦影響深遠。

 

綜觀章氏一生在目錄學方面真知灼見甚多,除了若干如上述較平實者尚為人所接受仿行外,然而其真正精義所在,倣劉歆〔七略〕,編製直探學術之源的目錄,以及先道而後器的編次法,則因陳義較高,尚未為後世所接納採行。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30 05:15 , Processed in 0.2275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