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哲學】 PhilosophyofSocrate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希臘史中在西元前四九○年到四○○年代間產生了三件大事:其一為波斯戰爭(490~480B.C.),雅典戰勝而成為各城邦的盟主。
希臘文化中心中由密利都斯(Miletus)、聖木斯(Samos)與艾費蘇斯(Ephesus)等地轉入雅典(Athens),文化精神也轉向對人生的關注。
史學家稱為希臘的啟蒙時代。
其二為賢君波銳克利斯(Pericles)的英明領導,他當政三十九年(467~428B.C.),政治昌明,積極提倡文教,一時人才輩出,如有「史學之父」之稱的希羅多德(Herodotus)、悲劇作家尤里披蒂(Euripides,480~406B.C.)、悲劇詩人埃斯奇勒(Aeschylus,525~456B.C.),哲學家普羅泰格拉斯(Protagoras,481~411B.C.)、德謨克里特斯(Democritus,460~370B.C.)與蘇格拉底(Socrates,470~399B.C.)等,均為當時文化界的泰斗。
其三為彼羅奔尼生內戰(PeloponnesianWar,432~403B.C.)社會結構產生變化,促使人們相信能者居上,無能者居下;
辯者或詭辯學者(Sophists)也於此時興起。
蘇格拉底即生在此時,他的哲學由以前偏重自然環境與物質的探討,轉向人生問題的探究。
所以西塞祿(Cicero,106~43B.C.)說:蘇格拉底是將哲學思想從天上引到人間的第一人,與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並稱希臘三大哲學家與教育家。
波斯戰爭後,政權與財富變易,新社會階級興起,政治趨向多元化與民主化,個人覺醒的文化思潮興起。
從前認為法律道德乃是天命神則,現在對這種看法產生懷疑,進而認為法律是人定的。
於是辯者們便由批評而轉入懷疑,赫里克利圖斯(Heraclitus,544~484B.C.)以恆變的觀點提倡普遍變化說,認為感官知覺是知識的唯一來源,只有感官知覺的那一瞬間是知識,故認為知識是短暫的,真理是相對的。
尤其是普羅泰格拉斯甚至說人是萬物的尺度。
但是蘇格拉底則以他的普遍真理為基礎,由懷疑而轉入肯定,先假設自己無知,進而逐漸追求普遍性原理的真知。
他的觀點為:1.領悟的重要:領悟包含美德、傑出、能力與智慮等意味,亦即人們所應追求的真善。
此點在於反對當時辯者們所主張的感覺相對的真理。
蘇氏認為人的行為應該由對普遍真理的真知所導引。
由真正的領悟所得的知識來導引行為才是客觀的,符合善的,也是有效的,快樂的。
由感覺而產生的行為,是主觀的,相對的,也是無效的,轉瞬即逝的,茫然若失而痛苦的。
2.知識與人生:蘇氏特別重視普遍性的知識,認為普遍知識對全人類很重要,他確定知識能產生美德,美德產生快樂,知識是美德與快樂之相互依存的要件,因知識即美德,美德即快樂。
他認為有了真知識,才能了解自己的短處與長處,進而改善短處,增加長處,使行為皆合乎美德而獲致快樂與幸福。
3.智德合一:蘇氏強調人要追求普遍的知識,認為人皆有追求真知的能力與傾向。
雖然有些人的行為常受感官經驗與外界刺激的影響,但若肯用心於知識,對感官刺激的各種現象,都用智慧加以思考,根據客觀事實與所處環境及能力,便可表現出合情合理的行為,使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合乎利己利人的美德,所以「知識即道德」,能有真知,其行為必能合乎道德。
人之所以做錯,甚至違德或失德,即在於無知。
所以說有知有德,無知故失德。
真知之行為便是善。
真知能導引每個人邁向美好的生活。
因為有了真知識才能選擇正當的途徑、方法與目標,避開黑暗,朝向光明。
義比(F.Eby)說:蘇格拉底認為知識是諸善的先決條件。
4.身體力行:據說蘇氏身裁矮胖、項短、眼凸、鼻扁、口大露齒、足小腹大。
但他並不在意自己的外表,而專心致志探討永恆的真理和人生的理想。
坦然過著不恥惡衣惡食的日子。
他認為真知必能行而有德,人之所以不能行,在於愚昧無知,自蔽於人、事、物,故常怨天尤人。
他說世上有兩種人因愚昧無知而不快樂:一種是未曾喚醒其成長的可能性,因而智慧呆滯,甚至退縮枯萎者;
另一種則是不知自己能力的極限,一味貪求能力限度以外的。
所以有真知才能力行,遇事才能泰然處之。
由此也增加了寬容的氣度。
蘇氏容忍其妻任蒂蒲(Xanthippe)的悍暴,不逃避被誣陷的死刑,因為相信服從國法是國民的義務。
臨刑前依然與友人及學生們從容不迫地談論如何追求永恆真知的問題,神情亦然風趣從容。
他認為為真理而犧牲,正是美德與幸福。
而死得其所、死得其時,正是衛道、行道必經的途徑。
他以此教育青年,以此為青年建立楷模。
因為蘇氏重視真知識,故而認為教育就在培養人的真知識,有真知而有美德是達成快樂幸福的首要途徑。
而有了理性的民主,充滿幸福安康的社會,國家才有希望。
他對教育的提示如下: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在於培養知己成己、知人成人、知物成物,三者結合而達成智德兼修、能知能行、賦有理性的理想人。
要成為真正的理性人,便要有真知,然後由美德導引正確的習慣,會起來指引正確的人生。
人有了真正的知識,便能模仿宇宙的普遍性、統整性,模仿上帝的完美性、神聖性及永恆性。
2.認識自己:蘇氏從德爾菲廟堂(TempleofDelphi)所懸掛的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得到啟示,成為其整個教育意義的主旨。
蘇氏認為很多人追求快樂之所以失敗,即在於不能認識自己。
不能認識自己,則對於自己的長短好惡無所知,故而不能追求快樂。
蘇氏認為快樂寓於內在我與對本身之本質的了悟,不能達到此境界,便不能得到快樂。
能真正認識自己,則必能產生內在的求知欲和求生欲,從而對於人與物有所領悟而獲得真知,由獲得真知而篤行。
所以教育自己或教育別人,都要先從認識自己開始。
3.自覺無知:蘇氏常以我知道我一無所知為警惕,並以此語和朋友及學生共勉。
一個人之所以能渴望追求知識,其原動力即在於自己覺得無知,才去積極的求知。
懷疑是求知的第一步,無知的覺醒是求知的必需條件。
人在遭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想到知識的需要。
若能積極追求真知識,便知道應對進退,和諧的與別人相處;
便能辨別權利與義務,愛己與愛人,敬己與敬人,才知道人與人間休戚與共的重要。
能如此才能過真正自由人的生活,也才能創造民主的教育與民主的社會。
當人們無知而自傲,迷信非理性的偶像而不自覺時,不但民主社會無法實現,連求一身之自由都無法獲得。
4.產婆法:蘇氏因其母為產婆,而得到了影響與啟示。
他常說:我不是一個能提供知識或訓練技術的人,我只是一個能幫助人,將他所賦有智慧適時順利而舒適地生產出知識的產婆而已。
受教育者若無知識潛能,生理與心理準備度便不適當,那麼教育者亦無能為力。
他常以反詰法刺激受教者,一直追問到受教者發生自我矛盾時,然後要求受教者積極思想,以求得清晰的概念。
5.教師之責:蘇氏認為教師的任務,即在於提出正確的問題,協助學生探求人類的各種理念。
很多人受偏見所左右而迷失真理,因而生存於反覆無常的世界。
幫助受教者積極探討真知,幫助受教者祛除愚妄的思想、怠倦的態度以及生活在一知半解的幻影中的毛病;
協助學生喚醒理性,覺醒體會人生的新意義,培養理性,使整個社會充滿具有真知與智慧之士,使社會朝著真正理性文明境界進行,乃是教師的任務。
蘇格拉底可說是一位能知能行、智德兼修的大哲學家。
對教育有理想、有內容、有方法,是當時青年敬愛的大師。
其求知進德的歷程可用四個字綜括,即(1)思:省思問題與困難之所在,欲達成之理想與步驟,衡量自己之條件與能力;
(2)試:行的嘗試與探討,去蕪存菁,理出有效可行之道;
(3)得:確定思想與行為模式的基礎,釐清行的目標與正確的步驟;
(4)行:結合智德理性而篤行,終身不殆。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