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峽谷抬升速率驚人高出世界平均值數倍受重視】
舉世聞名的太魯閣峽谷是由地殼抬升,與立霧溪水經年累月向下侵蝕切割所形成。
根據最近一項調查監測記錄發現,太魯閣峽谷〔合流〕以東的大理石岩區域,每年平均以15.2公釐的速率成長,地殼抬升及河流下切侵蝕速率非常快速,大於世界平均值,太管處表示,將持續針對峽谷抬升侵蝕速率進行地質監測工作,蒐集更完整的資料,提供登錄世界遺產申報的參考
太管處為建立峽谷獨特性地質資料,委託東華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劉瑩三教授,辦理「太魯閣峽谷景觀發育歷史研究及地質地景監測計畫」,進行野外調查發現,以短期觀測的結果,已證明太魯閣峽谷地區因受岩質差異影響,地區性的地體抬升速率有所不同,以大理岩為主的禪光寺到合流區域,其抬升速率為每年15.2公釐,而以片岩為主的合流以西到洛韶橋區域,其抬升速率為每年3.2公釐。
劉瑩三教授表示,這種地體抬升速率,相較於世界重要造山地區,如喜瑪拉雅山西北側的每年2到5公釐、西西里島東區的每年2.4公釐,以及阿爾卑斯山隆河與萊茵河谷的每年1.4~1.6公釐都高出數倍,具有高度地質景觀的獨特性價值,長期監測對登錄世界遺產申報應該有所助益。
太管處指出,還將透過水文、氣象資料及抬升速率、河道剖面、河階鑽探等結果,來說明太魯閣峽谷具有高度地質景觀的獨特性價值,並增加爭取登錄世界遺產的條件。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lDjsPA6WEQCT7jlaTY9Msm5G/article?mid=10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