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1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蠟條舞】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2 16:0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蠟條舞

 

LaT´iaoWu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民族舞蹈

 

舞名。

 

一、傣族古代儀式舞蹈。

 

流傳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和德宏傣族聚居區。

 

雙手執點燃之蠟條起舞,故名。

 

德宏傣族跳此舞時,為手心向上,蠟條執於手心上,西雙版納傣族跳此舞時,手心向下,蠟條執於手背上。

 

傣族全民信奉佛教,每次賑佛,人們都要到佛寺敬獻蠟條和點燃蠟條。

 

《蠟條舞》係佛教傳入傣族地區後與佛事活動有關而產生。

 

傳統古老的《蠟條舞》已失傳,現跳之《蠟條舞》,係專業舞蹈工作者根據文史資料,佛寺裡壁畫上的《蠟條舞》形象,和老人描述之《蠟條舞》情況,並結合傣族舞蹈之風格韻律特徵而恢復的。

 

西雙版納特徵之《蠟條舞》,作為插入性集體舞蹈由西雙版納歌舞團1979年在舞劇《孔雀公主》裡首演。

 

德宏特徵之《蠟條舞》,由劉金吾、刀美蘭編為獨舞,由刀美蘭1979年首演。

 

作曲王施曄。

 

二、布朗族舞蹈。

 

流傳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布朗族聚居區。

 

過去為賑佛時跳的舞蹈,近幾十年來,已演變成群眾性的民間舞蹈。

 

佛教傳入布朗族地區後,每逢賧佛等佛事活動,人們都要手捧蠟條去佛寺供奉並點燃蠟條,遂產生了《蠟條舞》。

 

布朗族與傣族相鄰,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均相互交融和影響。

 

他們都有《蠟條舞》但又各不相同:傣族為女性舞蹈,布朗族則為男性手夾蠟條、女性手持鮮花與之共舞。

 

舞蹈風格韻律和表演形式也不相同。

 

布朗族《蠟條舞》,可圍成圓圈,也可男女對舞。

 

手上動作為一手向前,一手收回於胸前輪回和〈雲手轉〉,腳上動作為單一走步。

 

持花者可做繞腕同時轉身和單手繞腕,腳尖踮步。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7 15:28 , Processed in 0.30564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