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關閉 [複製鏈接]
4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18:57 | 只看該作者


木穀而治風。豆。水穀而治水。所謂氣相同則相求者如此。牛土畜。乳可以止渴疾。豕水畜。心可以鎮恍惚。所謂因其氣相克則相制也如此。熊肉振羸。


兔肝明視。所謂因其氣有餘。補不足也如此。鯉之治水。之利水。所謂因其氣相感。則以意使者如此。蜂蜜成於蜂。蜜溫而蜂寒。油本生於麻。麻溫而油寒。茲同質而異性也。蘼蕪生於芎。蓬生於復盆。茲名異而實同者也。


所以如此之類。不可勝舉。故天地賦形。不離陰陽。形色自然。皆有法象。毛羽之類。生於陽而屬於陰。鱗介之類。生於陰而屬於陽。空青法水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雲母法金色白而主肺。磁石法水色黑而主腎。黃石脂法土色黃而主脾。


故觸類而長之。莫不有自然之理也。


欲為醫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後可以愈人之疾病。不然。則如無目夜游。無足登涉。動致顛殞。而欲愈疾者。未之有也。


故治病者。必明天地之理道。陰陽更勝之先後。人之壽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氣矣。

王注曰。
不明天地之理。又昧陰陽之候。則以壽為夭。以夭為壽。雖盡上聖救生之道。心明經脈藥石之妙。猶未免世中之誣斥也。明乎醫者。幸詳究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19:31 | 只看該作者

卷中


中風論第十


論曰。經云風者百病之始。善行而數變。行者動也。


風本生於熱。以熱為本。以風為標。凡言風者熱也。


叔和云。熱則生風。冷生氣。是以熱則風動。宜以靜勝其躁。是養血也。


治須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則虛其衛。


多下則損其榮。汗下各得其宜。然後宜治在經。雖有汗下之戒。而有中臟中腑之說。中腑者。宜汗之。中臟者。


宜下之。此雖合汗下。亦不可過也。仲景曰。汗多則亡陽。下多則亡陰。亡陽則損其氣。亡陰則損其形。經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也。初謂表裡不和。須汗下之。

 

表裡已和。是宜治之在經也。其中腑者。面加五色。


有表證。脈浮而惡風惡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後。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側。皆曰中腑也。其治多易。中臟者。


唇吻不收。舌不轉而失音。鼻不聞香臭。耳聾而眼瞀。大小便秘結。皆曰中臟也。其治多難。經曰六腑不和。


流經為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若外無留結。內無不通。必知在經也。


初證既定。宜以大藥養之。當順時令而調陰陽。安臟腑而和榮衛。察病機。審氣宜。而少有不愈者。若風中腑者。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發其表。


若忽中臟者。則大便多秘澀。宜以三化湯通其滯。表裡證已定。別無他變。


故以大藥和治之。大抵中腑者。多著四肢。中臟者。多滯九竅。雖中腑者多兼中臟之證。至於舌強失音。久服大藥。能自愈也。有中風濕者。


夏月多有之。其證身重如山。不能轉側。宜服除濕去熱之藥治之。不可用針。可用灸。今具六經續命湯。通治八風五痹痿厥等疾。以一歲為總。


以六經為別。春夏加石膏知母黃芩。秋冬加桂附。又於六經別藥。隨證細分加減。自古名醫。不能越此。


凡覺中風。必先審六經之候。慎勿用大熱藥烏附之類。故陽劑剛勝。積火燎原。為消狂瘡腫之屬。則天癸竭而榮衛涸。是以中風有此誡。故經所謂邪風之至。疾如風雨。


易曰。撓萬物者。莫疾乎風。若感之淺者留於肌膚。感之深者達於骨髓。蓋禍患之機。藏於細微。非常人之豫見。及其至也。


雖智者不能善其後。是以聖人之教下。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故中風者。俱有先兆之證。凡人如覺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


或肌肉蠕動者。三年內必有大風之至。經曰肌肉蠕動。名曰微風。宜先服八風散愈風湯天麻丸。各一料為效。


故手大指次指手太陰陽明經。風多著此經也。先服祛風滌熱之劑。辛涼之藥。治內外之邪。是以聖人治未病。不治已病。


又曰。善治者治皮毛。是止於萌芽也。故初成獲愈。固久者伐形。是治病之先也。


中風之人。如小便不利。不可以藥利之。既得自汗。則津液外亡。小便自少。若利之。


使榮衛枯竭。無以制火。煩熱愈甚。當候熱退汗止。小便自行也。


兼此證乃陽明。大忌利小便。須當識此。中風之人能食者。


凡中風病。多能食。蓋甲己化土。脾盛故能食。由是多食則脾氣愈盛。土剋制腎水。水虧則病增劇也。


病宜廣服藥。不欲多食。病能自愈。中風多食。風木盛也。


盛則克脾。脾受敵。求助於食。經曰實則夢與。虛則夢取。是也。


當瀉肝木。治風安脾。脾安則食少。是其效也。


中風之人。不宜用龍麝犀珠。譬之提鈴巡於街。使盜者伏而不出。益使風邪入於骨髓。如油入面。莫能出也。


此之類焉。若痰潮不省。昏憒不知事。宜用藥下其痰涎。故風者乃百病之長。庸可忽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19:49 | 只看該作者

小續命湯
 

麻黃(去節) 人參 黃芩 芍藥 防己 桂枝 川芎 甘草(各一兩) 防風(一兩半) 附子(半兩) 杏仁(一兩)


上除附子杏仁外。搗為粗末。後入二味令勻。每服五七錢。


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


食前。 凡中風。不審六經之加減。雖治之不能去其邪也。


內經云。開則淅然寒。閉則熱而悶。知暴中風邪。宜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治之。


中風無汗惡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0:06 | 只看該作者

麻黃續命


主之。


麻黃 防風 杏仁依本方添加一倍。宜針太陽至陰出血。昆侖陽蹺。
 

中風有汗惡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0:23 | 只看該作者

桂枝續命


主之。


桂枝 芍藥 杏仁依本方添加一倍。宜針風府。以上二證。皆太陽經中風也。


中風無汗身熱。不惡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0:40 | 只看該作者

白虎續命


主之。


石膏 知母(一料中各加二兩) 甘草(依本方加一倍)


中風有汗身熱。不惡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1:01 | 只看該作者

葛根續命
 

主之。


葛根(二兩) 桂枝 黃芩(依本方加一倍)


宜針陷谷刺厲兌。針陷谷者。去陽明之賊。刺厲兌者。瀉陽明經之實也。以上二證。陽明經中風也。


中風無汗身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1:20 | 只看該作者

附子續命
 

主之。


附子(加一倍) 乾薑(加二兩) 甘草(加三兩)


宜刺隱白穴。去太陰之賊也。


此一證太陰經中風也。


中風有汗無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1:39 | 只看該作者

桂枝續命


主之。


桂枝 附子 甘草(依本方加一倍)


宜針太谿。此證少陰經中風也。


中風六證混淆。系之於少陽厥陰。或肢節攣痛。或麻木不仁。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1:58 | 只看該作者

羌活連翹續命


主之。


小續命(八兩) 加羌活(四兩) 連翹(六兩)


古之續命。混淆無六證之別。今各分經療治。又分經針刺法。厥陰之井大敦。刺以通其經。少陽之經絕骨。灸以引其熱。是針灸同象法。治之大體也。


中風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格。知血弱不能養筋。故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言語。宜養血而筋自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2:18 | 只看該作者

大秦艽湯
 

主之。


秦艽(三兩) 甘草(二兩) 川芎(二兩) 當歸(二兩) 白芍藥(二兩) 細辛(半兩) 川羌活防風 黃芩(各一兩) 石膏(二兩) 吳白芷(一兩) 白朮(一兩) 生地黃(一兩) 熟地黃(一兩) 白茯苓(一兩) 川獨活(二兩)


上十六味。每服一兩。水煎去渣。溫服無時。


如遇天陰。加生薑煎七八片。


如心下痞。每兩加枳實一錢同煎。


中風外有六經之形證。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治之。


內有便溺之阻格。復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2:52 | 只看該作者

三化湯
 

主之。


厚朴 大黃 枳實 羌活(各等分)


上如麻豆大。每服三兩。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終日服之。


以微利為度。無時。法曰四肢不舉。俗曰癱瘓。


故經所謂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又曰土太過則敦阜。阜高也。


敦濃也。


既濃而又高。則令除去。此真所謂膏粱之疾。非肝腎經虛。何以明之。


經所謂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


王注曰。三陰不足。以發偏枯。三陽有餘。則為痿易。易謂變易。常用而痿弱無力也。


其治則瀉。令氣弱陽衰土平而愈。或三化湯調胃承氣湯。選而用之。若脾虛則不用也。

經所謂土不及則卑陷。卑下也。陷坑也。


故脾病四肢不用。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能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受也。


今脾不能與胃行其津液。四肢不能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
 

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其治可補。十全散加減四物。去邪留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3:27 | 只看該作者

愈風湯


中風證內邪已除。外邪已盡。當服此藥。以行導諸經。久服大風悉去。縱有微邪。只從此藥加減治之。


然治病之法。不可失其通塞。或一氣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


如此為常治之法也。


久則清濁自分。榮衛自和。


如初覺風動。服此不致倒仆。


羌活 甘草 防風 蔓荊子 川芎 細辛 枳殼 人參 麻黃 甘菊 薄荷 枸杞子 當歸 知母 地骨皮黃 獨活 杜仲 吳白芷 秦艽 柴胡 半夏 前胡 厚朴 熟地黃 防己(各二兩) 茯苓 黃芩(各三兩)


石膏(四兩) 芍藥(三兩) 生地黃 蒼朮(各四兩) 桂枝(一兩) 以上三十三味通七十四兩上。每服一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如遇天陰。加生薑煎。空心一服。臨臥再煎藥渣服。俱要食遠服。空心一服。下二丹丸。為之重劑。臨臥一服。下四白丹。為之輕劑。動以安神。靜以清肺。


假令一氣之微汗。用愈風湯三兩。麻黃一兩。均作四服。一服加生薑五片。空心服。以粥投之。得微汗則佳。


如一旬之通利。用愈風三兩。大黃一兩。亦均作四服。


如前煎。臨臥服。得利則妙。常服之藥。不可失四時之轉。


如望春大寒之後。加半夏二兩。通四兩。柴胡二兩。通四兩。人參二兩。通四兩。謂迎而奪少陽之氣也。


初夏之月。加石膏二兩。通六兩。黃芩二兩。通五兩。知母二兩。通四兩,謂迎而奪陽明之氣也。


季夏之月。加防己二兩。通四兩。白朮二兩。茯苓二兩。通五兩。謂勝脾土之濕也。


初秋大暑後。加厚朴二兩。通四兩。


藿香二兩。桂一兩。通二兩。謂迎而奪太陰之氣也。霜降之後望冬。加附子一兩。桂一兩。通二兩。當歸二兩。
 

通四兩。謂勝少陰之氣也。


得春減冬。四時類此。雖立法於四時之加減。又宜臨病之際。審病之虛實熱寒。土地之宜。邪氣之多少。此藥具七情六欲四氣。無使五臟偏勝。及不動於榮衛。如風秘服之。


則永不燥結。如久瀉服之。則能自調。初覺風氣。便能服此藥。及新方中天麻丸各一料。相為表裡。治未病之勝藥也。及已病者。更宜常服。無問男子婦人。及小兒驚癇搐急慢驚風等病。服之神效。如解利四時傷風。隨四時加減法。又療脾腎虛。


筋弱語言難。精神昏憒。及治內弱風濕。內弱者。乃風濕火。先體重者。乃風濕。土余內弱之為病。或一臂肢體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或恐而健忘。喜以多思。故思忘之道。皆情不足也。


是以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悉去。故此能安心養神。調陰陽無偏勝及不動榮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3:44 | 只看該作者

四白丹


能清肺氣養魄。謂中風者。多昏冒。氣不清利也。


白朮(半兩) 白芷(一兩) 白茯苓(半兩) 白檀(一兩半) 人參(半兩) 知母(三錢) 縮砂仁(半兩) 羌活(二錢半) 薄荷(三錢半) 獨活(二錢半) 防風 川芎(各五錢) 細辛(二錢) 甘草(五錢) 甜竹葉(一兩) 香附子(五錢炒) 龍腦(半錢另研) 麝香(一字另研) 牛黃(半錢) 藿香(一錢半)


上件二十味。計八兩六錢一字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臨臥嚼一丸。分五七次嚼之。


上清肺氣。下強骨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4:03 | 只看該作者

二丹丸
 

治健忘。養神定志和血。內安心神。外華腠理。


丹參(一兩半) 丹砂(二錢為衣) 遠志(去心半兩) 茯神(一兩) 人參(五錢) 菖蒲(五錢) 熟地黃(一兩半)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空心食前常服安神定志。一藥清肺。一藥安神。


故清中清者歸肺以助天真。清中濁者。


堅強骨髓。血中之清。榮養於神。血中之濁。榮華腠理。


如素有痰。久病中風。津液涌溢在胸中。氣所不利。用獨聖散吐之。後用利氣瀉火之劑。本方在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4:20 | 只看該作者

瀉青丸
 

治中風自汗昏冒。發熱不惡寒。不能安臥。此是風熱煩躁。


當歸 龍膽 川芎 梔子 羌活 大黃 防風(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竹葉湯化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4:37 | 只看該作者

天麻丸
 

系新方中。


天麻(三兩酒浸三日曝乾秤) 牛膝(六兩同上浸) 當歸(十兩) 杜仲(七兩炒去絲) 玄參(六兩) 羌活(十兩) 萆 (六兩別碾為細末秤) 生地黃(十六兩) 附子(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如桐子大。常服五七十丸。病大至百丸。空心食前溫酒或白湯下。平明服藥。至日高飢則止服藥。大忌壅塞。失於通利。


故服藥半月。稍覺壅。微以七宣丸輕疏之。使藥再為用也。


牛膝萆 治筋骨。杜仲治筋骨相著。天麻羌活利風之勝藥。當歸地黃養血能和榮衛。玄參主用。附子佐之。行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5:03 | 只看該作者

獨聖散

 
治諸風膈實。諸癇痰涎。津液涌溢。雜病亦然。
 

瓜蒂(一兩)


上如麻豆大。炒令黃色。為細末。每服量虛實久新。或三錢藥末。茶一錢。酸齏汁一盞調下。若用吐法。


天氣晴明。陰晦毋用。


如病卒暴者。不拘於此法。吐時辰巳午前。


故內經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論四時之氣。


仲景曰。大法春宜吐。是天氣在上。人氣亦在上。一日之氣。寅卯辰之候也。


故宜早不宜夜也。


先令病患隔夜不食。服藥不吐。再用熱齏水投之。


如吐風癇病者。加全蠍半錢微炒。


如有蟲者。加狗油五七點。雄黃末一錢。甚者加芫花末半錢。立吐其蟲出。


如濕腫滿者。加赤小豆末一錢。故此不可常用。大要辨其虛實。實則瓜蒂散。虛則梔子豉湯。滿加厚朴。不可一概用之。吐罷可服降火利氣安神定志之劑。治風癇病不能愈者。


從厚朴丸宜春秋加添外。又於每一料中。加人參 菖蒲 茯神(去木各一兩半) 

 

上依厚朴丸春秋加添法。和劑服餌。厚朴丸方。在吐論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5:24 | 只看該作者

防風通聖散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芒硝 連翹 薄荷麻黃(不去節各半兩) 石膏 桔梗 黃芩(各一兩) 白朮 山梔子 荊芥穗(各二錢半) 滑石(三兩) 甘草(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一兩。生薑同煎。溫服。日再服。勞汗當風。汗出為。郁乃痤。勞汗出於玄府。脂液所凝。去芒硝。倍加芍藥當歸。發散玄府之風。當調其榮衛。俗云風刺。或生癮疹。或赤或白。倍加麻黃鹽豉蔥白出其汗。麻黃去節。亦去芒硝。咸走血而內凝。故不能發。汗罷依前方中。加四物湯黃連解毒。三藥合而飲之。


日二服。故內經曰。以苦發之。謂熱在肌表連內也。小便淋閉。去麻黃。加滑石連翹。煎藥湯調木香末二錢。麻黃主表。不主於裡。故去之。


腰脅痛走注疼痛者。加硝石當歸甘草一服各二錢。調車前子末海金砂各一錢。


內經曰。腰者腎之府。破傷風者。如在表則辛以散之。在裡則苦以下之。


兼散之。汗下後。通利血氣。祛逐風邪。每一兩內。加荊芥穗大黃各二錢。調全蠍末一錢。羌活末一錢。諸風潮搐。小兒急慢驚風。大便秘結。邪熱暴甚。腸胃干燥。寢汗切牙上竄睡語。筋轉驚悸。肌肉蠕動。每一兩。加大黃二錢。梔子二錢。調茯苓二錢。


如肌肉蠕動者。調羌活末一錢。


故經曰肌肉蠕動。命曰微風。風傷於肺。咳嗽喘急。每一兩。加半夏桔梗紫菀各二錢。


如打撲傷損。肢節疼痛。腹中惡血不下。每一兩加當歸大黃各三錢半。調沒藥乳香末各二錢。 解利四時傷寒。內外所傷。每一兩內。加益元散一兩。蔥白十莖。鹽豉一合。生薑半兩。水一碗。同煎至五七沸。或煎一小碗。溫冷服一半。以筋探之即吐。罷後服一半。稍熱服。汗出立解。


如飲酒中風。身熱頭痛如破者。加黃連須二錢。蔥白十莖。依法立愈。慎勿用桂枝麻黃解之。頭旋腦熱。鼻塞。濁涕時下。每一兩加薄荷黃連各二錢半。


內經曰。膽移熱於腦。則辛 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已也。


王注曰。膽移熱於腦。腦液下滲則為濁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淵也。


此為足太陽脈與陽明之脈俱盛也。


如氣逆者。調木香末一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 09:25:45 | 只看該作者

癘風論第十一

 

內經曰。癘者。有榮氣熱。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


又曰。脈風成為癘。俗云癩病也。


故治法云。病大風骨節重。須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日。


王注曰。泄衛氣之怫熱。刺骨髓汗出百日。泄榮氣之怫熱。凡二百日。須眉生而止針。怫熱屏退。陰氣內復。


故多汗出須眉生也。先樺皮散。從少至多。服五七日後。灸承漿穴七壯。灸瘡輕再灸。瘡愈再灸。後服二聖散泄熱祛血之風邪。戒房室三年。針灸藥止述類象形。此治肺風之法也。


然非止肺臟有之。俗云鼻屬肺。而病發於肺。端而言之不然。如此者。


既鼻準腫赤脹。但為瘡之類。乃謂血隨氣化。既氣不施化。則血聚矣。然血既聚。使肉腐爛而生蟲也。


謂厥陰主生五蟲。厥陰為風木。


故木主生五蟲。蓋三焦相火熱甚而制金。金衰故木來克侮。經曰侮勝也。


宜瀉火熱利氣之劑。蟲自不生也。


法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此之謂也。


故此疾血熱明矣。


當以藥緩疏泄之。煎局方內升麻湯。下錢氏內瀉青丸。余各隨經言之。


故病風者。陽氣先受傷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2:24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