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氏醫通 卷四 諸氣門下 痰飲(唾)116】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1 23:28: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氏醫通 卷四 諸氣門下 痰飲(唾)116

 

 

與痰以出路耶。

 

世之喜用熱藥峻攻者。

 

能知此乎。

 

噫。

 

天下之服辛熱而轉能夜食者多矣!能因此而三復否。

 

李士材雲。

 

先哲論脾為生痰之源。

 

肺為貯痰之器。

 

又曰:治痰不理脾胃。

 

非其治也。

 

以脾土虛,則清者難升。

 

濁者難降。

 

留中滯膈。

 

淤而成痰,故治痰先補脾。

 

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矣!析而言之。

 

痰有五。

 

飲亦有五。

 

治法因之而變。

 

在脾經者,名曰濕痰。

 

脈緩面黃。

 

肢體沉重。

 

嗜臥不收。

 

腹脹食滯,其痰滑而易出。

 

二陳加枳、朮。

 

挾虛者。

 

六君子湯。

 

酒傷者。

 

加白豆蔻、乾葛。

 

在肺經者,名曰燥痰。

 

又名氣痰。

 

脈澀面白。

 

氣上喘促。

 

洒淅寒熱。

 

悲愁不樂,其痰澀而難出。

 

利金湯去枳殼加葳蕤、薑用蜜煎。

 

在肝經者,名曰風痰。

 

脈弦面青。

 

肢脅滿悶。

 

便溺秘澀。

 

時有躁怒,其痰清而多泡。

 

十味導痰湯。

 

用漿水煎服。

 

甚則千緡東加川芎、大黃。

 

在心經者,名曰熱痰。

 

脈洪面赤。

 

煩熱心痛。

 

口乾唇燥。

 

時多喜笑,其痰堅而成塊。

 

涼膈散加苓、半下之。

 

在腎經者,名曰寒痰。

 

脈沉面黑。

 

小便急痛。

 

足寒而逆。

 

心多恐怖,其痰有黑點而多稀。

 

桂苓丸加澤瀉、車前。

 

腎虛水泛為痰。

 

八味丸,其人素盛今瘦。

 

水走腸間。

 

漉漉有聲,名曰痰飲。

 

心下冷極。

 

苓桂朮甘湯和之。

 

飲後水流在脅下。

 

咳唾引痛,名曰懸飲。

 

十棗湯下之。

 

飲水流於四肢。

 

當汗不汗。

 

身體疼重,名曰溢飲。

 

內經所謂溢飲者。

 

渴。

 

暴多飲,而溢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小青龍湯汗之。

 

咳逆倚息。

 

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名曰支飲。

 

五苓散、澤瀉湯利之。

 

膈滿嘔吐。

 

喘咳寒熱。

 

腰背痛。

 

目淚出,其人振振惡寒。

 

身 惕者,名曰伏飲。

 

倍朮丸加茯苓、半夏。

 

更有一種非痰非飲。

 

時吐白沫不甚稠粘者,此脾虛不能約束津液,故涎沫自出。

 

宜用六君子湯加炮薑、益智仁以攝之。

 

嗟乎。

 

五痰五飲。

 

証各不同。

 

治法迥別。

 

至於脾肺二家之痰。

 

尤不可混。

 

脾為濕土。

 

喜溫燥而惡寒潤,故白朮、半夏、茯苓為要藥。

 

肺為燥金。

 

喜涼潤而惡溫燥,故門冬、貝母、桔梗為要藥。

 

二者誤治。

 

鮮不危困。

 

每見世俗畏半夏之燥。

 

喜貝母之潤。

 

一見有痰。

 

便以貝母投之。

 

若是脾痰,則土氣益傷。

 

飲食漸減矣!

即使肺痰。

 

毋過於涼潤以傷中州。

 

稍用脾藥以生肺金。

 

方為善治,故曰:治痰不理脾胃。

 

非其治也。

 

信夫。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10:51 , Processed in 0.32812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