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文/陳雅慧】
現代的父母正陷入一個不自覺的矛盾中。
一方面我們擔心外面的世界充滿危險和誘惑;一方面我們又很焦慮小孩太脆弱,經不起挫折和打擊……」知名的精神科醫生和作家王浩威細膩的觀察,對父母而言,有如當頭棒喝。
一位四十多歲跨國金融機構投資部門主管,工作上每一筆交易決策牽動的金額都是天文數字。
每天、每週、每月的投資績效都得和公司目標、和市場、和同業相比較。
在工作上,這位跨國企業的精英可以從容的面對巨大壓力,甚至當部屬被挫折擊敗時的精神後盾。
但是,當自己十二歲的女兒第一次參加學校必須外宿的畢業旅行時,這位抗壓性強的爸爸竟然焦慮起來:「我問她去哪玩?住哪裡?爸爸也一起去好嗎?我真的不放心……真的想去附近旅館住,好就近照顧她……」
人工打造的挫折
這位爸爸不是個案。
有太多的父母有同樣矛盾的心情,所以有人寧願在寒暑假花數萬元讓孩子出國去「體驗貧窮」。
或積極打聽哪裡有冒險和探索課程,希望藉由溯溪、攀岩、露營……這種由人工打造、安全可以掌控、風險可以預估的活動,「訓練」孩子的抗壓和耐挫力。
《親子天下》雜誌去年四月的調查發現,有八成六的國中小老師認為,現在學生情緒管理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挫折忍受力」。老師的整體觀察也印證了父母的焦慮。
王浩威分析,少子化的時代,小孩成為稀有動物,是周圍大人共同關心的焦點,「擁有的關心如此多,孩子幾乎不可能被忽視,也就沒有所謂『適當的挫折』」。
在經濟愈來愈富裕、「孩子」物以稀為貴的時代裡,父母想要培養一個能夠從容面對逆境,把失敗當做成長養分的小孩,其實是很大的挑戰。
家長期望小孩快樂、成績好、有好朋友、對自己的生活滿意……要達到這些期望,必須仰賴小孩自己的內在力量,去妥善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挑戰。
「面對挫折,『忍耐』是很苦、是不得已的。父母或許該試著幫助孩子建構新的態度,陪孩子面對挫折,也就是增強對抗挫折的免疫力,」教養專家楊俐容提出,用「免疫」取代「忍受」的新角度。
哈佛大學博士羅伯特‧布魯克斯(Robert Brooks)認為,從內在面對挫折的能力包含:
1.能有效處理緊張和壓力,適應日常挑戰的能力。
2.能從失望、困境及創傷中復原,發展出明確且切合實際的目標,解決問題。
3.能與他人自在相處,尊重自己和他人。
「父母和小孩每一次的互動,都是協助孩子培養挫折忍受力的教育機會。因為在處理每件事和問題的過程中,他們學到更多啟示,克服逆境的種子也將從中萌發茁壯。」
羅伯特.布魯克斯在《培養小孩挫折忍受力》一書中提醒,挫折忍受力不是一堂進社會前才要學習的「課業」,而是父母時時刻刻都需要重視的教養關鍵元素。
父母在培養小孩挫折忍受力時,必須先破除三大迷思:
迷思一 愈挫越勇
「一、二十位有醫師、教師背景的家長集體控訴某機構,訓練小孩學吞火、走碎玻璃、劈木板來克服恐懼,改善成績。結果孩子成績沒有變好,反而因為燙傷、拉傷就醫,甚至求助心理治療。」
這是去年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家長繳數十萬元的學費,讓孩子學吞火來克服恐懼和挫折。
新聞的背後,透露出父母對於尋找教養小孩挫折免疫力「捷徑」和「方法」的焦慮。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因為缺乏挫折,所以沒有挫折忍受力。
在如此簡單的邏輯下,解決問題最快的方式,就是想辦法「製造挫折」。
但這就像把免疫系統還不健全的孩子,放進充滿病毒的環境裡,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根據沃娜和史密斯博士在《成長一路走來》一書中,對一群夏威夷孩子做了長達四十年的研究,歸納出擁有挫折復原力的人,共同擁有五種正面的人格形成要素:
1.滿意自己的工作和學業成績。
2.和家人或親屬間的感情深厚。
3.直到成年仍和父母及手足維持良好的關係。
4.有好幾個摯友可以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關心。
5.正確的自我評估,了解自己是快樂的、很滿意目前的生活狀態。
根據研究,擁有良好挫折忍受力的人,共同的「基礎」就是擁有穩固的人際關係,擁有愛與被愛的經驗。
父母在給小孩挫折之前,應該先讓孩子確知自己是被愛和獲得接納;同時自己在父母的眼中非常特殊,深受賞識,而不是急著給他「更多挫折」。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lDjsPA6WEQCT7jlaTY9Msm5G/article?mid=11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