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8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濟陰綱目-積聚癥瘕門-論治積須養正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1 00:2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濟陰綱目-積聚癥瘕門-論治積須養正氣

 

薛新甫曰:婦人玄癖癥瘕,大抵因飲食起居七情失宜,虧損臟腑,氣血乖違,陰絡受傷,循行失度所致。

 

羅謙甫云:養正積自除,必先調養,使榮衛充實,若不消散,方可議下。

 

但除之不以漸,則必有顛覆之害;若不守禁忌,縱情嗜慾,其有不喪者鮮矣。

 

{下不可輕漸字極妙。
}

 

 (驗案) 一婦人內熱作渴,飲食少思,腹內初如雞卵,漸大四寸許,經水三月一至,肢體消瘦,齒頰似瘡,脈洪數而虛,左關尤甚,此肝脾鬱結之證。

 

{非鬱結之脈,而謂鬱之症何歟。
}

 

外貼阿魏膏,午前用補中益氣湯,午後用加味歸脾湯。

 

{補中益氣何以能治鬱結,意取膏氣外散也。
} 

兩月許,肝火稍退,脾土少健,午前補中益氣下六味丸,午後逍遙散下歸脾丸。

 

又月餘,日用蘆薈丸二服,空心以逍遙散下,日晡以歸脾湯下,喜其謹疾,調理年餘而愈。

 

{蘆薈丸治肝膽之結。
}

 

一婦人腹內一塊,不時上攻,或作痛有聲,或吞酸痞悶,月經不調,小便不利,二年餘矣而色青黃,余以為肝脾氣滯,以六君加芎歸柴胡炒連木香吳茱各少許二劑,卻與歸脾湯送下蘆薈丸,三月餘,肝脾和而諸症退。

 

又與調中益氣湯加茯苓牡丹皮,中氣健而經自調。

 

一婦人性多鬱善怒,勤於女工,小腹內結一塊,或作痛,或痞悶,月經不調,恪服伐肝之劑,內熱寒熱,胸膈不利,飲食不甘,形體日瘦,牙齦蝕爛,此脾土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腎水不能生肝木,當滋化源,用補中益氣湯六味丸,至仲春而愈。

 

一婦人經候過期,發熱倦怠,或用四物黃連之類,反兩月一度,且少而成塊。

 

又用峻藥通之,兩目如帛所蔽。

 

余曰:「脾為諸陰之首,目為血脈之宗」。

 

此脾傷五臟皆為失所,不能歸於目也,遂用補中益氣濟生歸脾二湯,專主脾胃,年餘而愈。

 

松江太守何恭人,性善怒,腹結一塊年餘,上齶蝕透,血氣虛極,時季冬,肝脈洪數,按之弦緊,或用伐肝木清胃火之藥。

 

余曰:真氣虛而邪氣賈也,恐伐肝木,至春不能發生耳。

 

用八珍湯,以生氣血,用地黃丸,以滋腎水,肝脈頓退。

 

因大怒,耳內出血,肝脈仍大,煩熱作渴,此無根之火也,仍以前藥加肉桂二劑,脈歛熱退。

 

復因大怒,果卒於季冬辛已日,乃金剋木故也。

 

{歷魏數案,皆以肝脾腎為主而愈者在立齋則可,在他醫則不可。
}

 

李氏曰:善治癥瘕者,調其氣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施,以傷元氣,寧扶脾胃正氣,待其自化,此開鬱正元散之由名也,愈後宜大小烏雞丸、 八珍湯、交加散、交加地黃丸調之。

 

凡攻擊之藥,病重病受,病輕胃氣受之而傷矣,或云:待塊消盡而後補養,則胃氣之存也幾希。

 

{至論}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9 13:29 , Processed in 0.3750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