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7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讀寶寶的肢體語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4 20:45:1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解讀寶寶的肢體語言

 

【採訪/陳逸馨;諮詢/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傅仁煇、悠之家產後護理之家執行長 黃資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護理督導長 黃鶯滿】 
 
小寶貝甫到人世,雖然還沒有表達能力,但已懂得用肢體語言和照顧者溝通囉!

 

本篇專題將告訴爸比媽咪,寶寶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究竟代表什麼意思,讓新手爸媽在遇到寶寶各種狀況時,不致於慌了手腳,進而幫助家長們更加瞭解您的寶寶。


PART1小寶貝,你想表達什麼?


新生兒的本能反應

 

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傅仁煇表示,寶寶一出生就會有一些固定的反射動作,像是哭泣、抓握、尋乳、打噴嚏、輕微的咳嗽……等,不過有些反射動作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

 

舉例說明,剛出生的寶寶,媽咪拉他的手時,寶寶的頭會朝向拉他的方向轉過去,而當媽咪放開手時,寶寶會縮回來原來的姿勢,但是這些反射動作會在寶寶幾週或幾個月大時消失不見,這是因為寶寶活動量變大後,就不需要這些本能的保護性動作了。

 

 
(攝影/Kiwi;演出/爸爸:蔣毅緯、媽咪:習永韻、寶寶:蔣敬謙)
 

悠之家產後護理之家執行長黃資裡補充說明,當小寶寶鼻子癢或有異物時,就會自己打噴嚏來緩解不適;

 

而當媽咪把寶寶放在胸前時,寶寶也會展現本能的尋乳反射,並自己吸吮與吞嚥奶水,不僅如此,寶寶還會運用他們的爬行反射在媽咪的胸前上下、左右的挪動,以求正確找到乳房的位置;

 

另外,當媽咪把寶寶放在游泳圈上,不需要教他,他就會踢動雙腳打水,這些都是小寶貝與生俱來的能力喔!


★母嬰同室~建立關係的好媒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護理督導長黃鶯滿表示,讓媽咪與寶寶母嬰同室,就是最容易建立親子關係的方式,藉由密集的相處,媽咪很容易在2、3天內瞭解自己寶寶的哭聲、肢體動作所要表達的含意;

 

而住嬰兒室的寶寶,建立關係的對象是「護理人員」,因此在媽咪出院後,往往需要花更多時間去觀察寶寶的需求。所以如果狀況許可,很鼓勵媽咪選擇母嬰同室,來拉近親子間的距離。


 

引用: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04751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廉貞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2 08:08 , Processed in 0.2343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