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論 卷中 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論34】
黃帝曰:何謂逆而亂?
岐伯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大 。
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 首靜伏。
亂於肺,則 仰喘喝,按手以呼。
亂於腸胃,則為霍亂。
亂於臂脛,則為四厥。
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仆。
《大法》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
又法云:在經者,宜發之。
黃帝曰:五亂者,刺之有道乎?
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
黃帝曰:愿聞其道。
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神門、大陵)。
滋以化源,補以甘溫,瀉以甘寒,以酸收之,以小苦通之,以微苦辛甘輕劑,同精導氣,使復其本位。
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榮,足少陰輸(魚際並太淵輸)。
太陰以苦甘寒。
乃亂於胸中之氣,以分化之味去之;若成痿者,以導濕熱;若善多涕,從權治以辛熱。
仍引胃氣前出陽道,不令濕土克腎,其穴在太谿。
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裡(章門、中脘、三裡)。
因足太陰虛者,於募穴中導引之於血中。
有一說,腑輸、去腑病也,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胃之募穴中引導之。
如氣逆上而霍亂者,取三裡,氣下乃止,不下復始。
氣在於頭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陽榮、輸(通谷深,束骨深)。
先取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
取足太陽膀胱經中,不補不瀉,深取通谷、束骨。
丁心火,己脾土穴中以引導去之。
如用藥,於太陽引經藥中,少加苦寒、甘寒以導去之,清涼為之輔佐及使。
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陽之榮輸(二間、三間深取之,內庭、陷谷深取之)。
視其足、臂之血絡盡取之,後治其痿、厥,皆不補不瀉,從陰深取,引而上之。
上之者,出也,去也。
皆陰火有餘,陽氣不足,伏匿於地中者。
血,營也,當從陰引陽,先於地中升舉陽氣,次瀉陰火,乃導氣同精之法。
黃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
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
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