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0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幼幼匯集(中) 痢疾門 (第七)2535】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8 09:39: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幼幼匯集(中) 痢疾門 (第七)2535

 

 

小兒痢疾大抵多由脾胃不和,飲食過傷、停滯不能克化;又為乳母恣食生冷、熱毒、濃味以傳之;又為風寒、溫熱之邪以干之,故有此疾。

 

有裡急、窘迫、急痛者,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

 

或夏末、秋初,忽有暴寒折於盛熱,無所發散,客搏肌膚之中,發於外則為瘧,發於內則為痢,內外俱發則為瘧痢。

 

凡痢久則令腫滿,下焦偏冷,上焦熱結,則為上實下虛。

 

若脾胃濕熱之毒熏蒸清道而上,以致胃口閉塞而成噤口之証。

 

又有一方、一家之內,上下傳染,長幼相似,是疫毒痢也。

 

當先推其歲運,以平其外;察鬱結,以調其內,審其所傷,別其虛實、冷熱以治之。

 

條然明白,不致妄投也。

 

《內經》曰︰腸 下血,身熱則死,寒則生。

 

腸 下白沫,脈沉則生,浮則死。

 

仲景云︰下痢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

 

治痢大法與大人同,惟劑輕重耳。

 

赤痢積熱窘迫者,宜通之,次用黃連解毒自止,如不止,用香連丸、地榆散之屬。

 

秋後痢疾多因夏傷暑,宜調中五苓,黃連、枳殼。

 

或下如豆汁,如瘀血,宜胃風湯。

 

噤口不能食,宜石蓮、香橘之屬。

 

治痢,生薑助胃為陽,茶葉助胃為陰。

 

平調陰陽,蜜治痢,生薑作片,好茶各一錢半,蜜水煎服。

 

蟲毒痢,阿膠、黃 各二錢,用水同煎服。

 

痢疾不能飲食,邪氣、疫毒不能發泄,傳入臟腑,腸胃折疊以噤口,九死一生。

 

脾虛胃弱,有熱氣關閉胸中。

 

噤口服參苓白朮散加石菖蒲、枳殼、粳米一撮同煎,食前服。

 

心氣通,胃脘開,便能食。

 

痢疾不治証小兒下痢如塵腐色者死,如屋漏水者死,肛門如竹筒不斂者死,下血如敗血不收者死。

 

凡小兒赤白大下而不禁,小水無,腹疼,發熱,唇紅,舌胎,氣促,心煩,狂躁不安,面色變易如妝,飲食全不進,穀道傾陷者,並不治。

 

小香連丸 治小兒冷熱腹痛,痢下水穀。

 

木香 訶子肉(各一兩) 黃連(吳茱萸炒赤色,四兩) 上為末,飯丸綠豆大。

 

米飲下十丸至三十丸,頓服之。

 

地榆散 治小兒赤痢因大腸停積熱毒得之,或點滴鮮紅。

 

地榆 訶子肉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湯調下。

 

一方加黃連、枳殼、芍藥。

 

胃風湯 治小兒風冷乘虛入客腸胃,水穀不化,泄瀉注下,及腸胃濕毒下痢如豆汁,瘀血日夜無度。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川芎 當歸 芍藥 桂(少許) 上為粗未,每服三錢,入粟米數粒同煎,食前服。

 

百一選方 治小兒噤口痢。

 

石蓮肉去殼留心,研為末。

 

每服五分,陳米飲調下。

 

此是毒瓦斯上沖心腹,借此以通心氣,便覺思食。

 

香脯 治小兒刮腸下痢,噤口不食,閉口合眼至重者。

 

精豬肉(一兩,批薄片) 膩粉上將豬肉於炭火上慢炙,旋鋪膩粉勻成脯。

 

每以少許與吃,如未知吃,且放鼻邊,自然要吃。

 

此方治胃口有毒,食之神效。

 

小連丸 治小兒赤白痢,脾胃虛弱,糟粕不聚,腹脹不食,時作陣痛,煩渴身熱。

 

黃連(三兩) 乾薑(炮一錢) 當歸 阿膠(炒,各兩半) 上為末,阿膠膏丸,小豆大。

 

三歲三十丸,食前米湯化服。

 

養臟湯 治小兒冷熱不調,下痢赤白,或如膿血魚腦,裡急後重,臍腹絞痛,脫肛墜下,並治之。

 

(方見大人痢門。)

 

參香散 治嬰兒臟腑氣虛怯,冷熱不調,積在臟腑,作成痢疾。

 

或下鮮血,或如豆汁、魚腦、瘀血,或下紫黑血,或赤白相雜,或成五色,裡急後重,日夜頻並,臍腹絞痛,甚不可忍,及噤口、疳蠱、時瘟諸痢,無問新久。

 

人參 白扁豆(炒去皮) 木香(各四錢) 肉豆蔻(製) 茯苓(八錢)陳皮(去白) 罌粟殼(去筋蒂,炙,各二兩四錢) 上為極細末,用米飲調化,食前服。

 

豆蔻香連丸 治小兒乳食不節,腸胃虛弱,冷熱之氣客於腸間,下赤白痢,腸內疼痛,日夜頻並,不飲乳食。

 

黃連(炒,七錢半) 肉豆蔻(二枚,面包煨) 丁香(二錢半) 木香 訶子(炮,各半兩)上未,粟米糊丸,黍米大。

 

三歲服十丸,米飲下。

 

烏梅散 治下痢後津液減少,臟腑虛燥,煩渴引飲,及治諸病後煩渴引飲無度。

 

烏梅肉(半兩,微炒) 茯苓 木瓜(各一兩) 上為粗未,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一片同煎。

 

桃花丸 治下痢赤白多,並泄瀉青水。

 

赤石脂 乾薑(各等分)上未,糊丸,如麻子大。

 

空心服二、三十丸,米飲下。

 

茅花湯 治吐血下血,鼻衄不止,兼治血痢、黑痢。

 

上用茅花一大把,水三盞,煎一盞,分二服。

 

無花,以根代之。

 

寬腸枳殼散順氣止痢。

 

甘草(六錢,炙) 枳殼(二兩四錢,炒)為末,每服一錢,空心沸湯調下。

 

黃連解毒湯、生薑湯、黃芩湯、調中湯(以上四方俱治痢)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07:48 , Processed in 0.07812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