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2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內經要旨 病能篇第三34】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0 19:14: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內經要旨 病能篇第三34

 

 

熱論篇

 

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

 

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最乘殺厲之氣,中而即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名曰寒毒,藏於肌膚,至夏至氣變為溫病,夏至後變為熱病,皆原於傷寒所至,故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校正】按《傷寒論》變溫變暑與王注異,王注本《素問》為說,仲景本《陰陽大論》為說。

 

岐伯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

 

(寒毒薄於肌膚,陽氣閉密不得發散,而內怫結,故傷寒反病熱。)

 

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帝曰︰願聞其狀。

 

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穴名)。

 

故為諸陽主氣也,故頭項痛腰脊強。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

 

其未滿三日,可汗而已,其滿三日,可泄而已。

 

其病兩感於寒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

 

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六日當作三日,下文可見。)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

 

此言兩感於寒者,邪氣悍暴之甚必死。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

 

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

 

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

 

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

 

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

 

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大邪氣也。)

 

皆去,病日已矣。

 

此言不兩感者,六日之後,邪氣從始次第而自退,病日愈。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所遺,邪氣未盡去也。)

 

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

 

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

 

曰︰治遺奈何?

 

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

 

曰︰病熱當何禁之?

 

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此言遺禁者皆病愈不知禁謹而復作熱,故曰遺也。

 

凡病傷寒而成瘟者,先夏至日者為病瘟,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8 11:34 , Processed in 0.07812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