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心法要訣-初生門(下)-赤游風】
赤游風
赤游胎中毒熱成,皮膚赤腫遍身行,頭面四肢猶可治,若歸心腹命難生。
內服犀角藍葉散,外用砭法敷神功,百日之內忌砭血,貼塗二法可安寧。
【注】小兒赤游風証,多由胎中毒熱而成。
或生後過於溫暖,毒熱蒸發於外,以致皮膚赤熱而腫,色若丹塗,游走不定,行於遍身,故名曰赤游風。
多發於頭面、四肢之間,若內歸心腹則死。
治法當服犀角解毒飲。
如不愈,繼以藍葉散,外用砭法刺出毒血。
毒甚者,敷以神功散;毒輕者,不用敷藥。
在百日內者,小兒忌砭血,以其肌肉難任也。
須用豬肉貼法,或以赤小豆末,雞子清調塗之,甚效。
犀角解毒飲牛蒡子(炒) 犀角 荊芥穗 防風 連翹(去心) 金銀花 赤芍藥 生甘草 川黃連 生地黃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犀角解毒藥最良,牛蒡犀角合荊防,連翹銀花赤芍藥,甘草川連生地黃。
藍葉散藍葉(五錢) 黃芩 犀角屑 川大黃(銼,微炒) 柴胡 梔子(生,各二錢) 川升麻(一錢) 石膏(一錢) 生甘草(一錢)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五分,去渣,兌竹瀝一酒杯,煎三兩沸,放溫,量兒大小用之,氣怯弱者,可去大黃。
砭血法口吮毒血各聚一處,用細瓷器擊碎,取鋒芒者,將箸頭(即筷子)劈開夾住,用線縛定,兩指輕撮箸梢,令瓷芒對聚血處,再用箸一根頻擊,刺出毒血。
砭後毒甚者,以神功散敷之;毒輕者,砭後不可用,恐皮膚既破,草烏能作痛也。
如患在頭者,不用砭法,只宜臥針倒挑患處,出毒血則愈。
神功散黃柏(炒) 草烏(生) 上各為末,等分,用漱口水調敷(按:以不用為佳),頻以漱口水潤之。
豬肉貼法用生豬肉切片,貼於赤腫處,數數更換。
塗法生赤小豆不拘多少,研為細末,用雞子清調塗患處,乾則再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