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6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幼幼集成卷一附︰氣脫案 】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8 14:45: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幼幼集成卷一附︰氣脫案

 

 

州左遂陽云軒高君夫人梁氏,膏粱之稟,其質最怯,產育亦多,戊午分娩,未見過艱,產下精神猶健。

 

雲翁不以為意,與予閑話中庭。

 

殊因一時下血過多,忽報倒仆于地。

 

急視之,則口張手撒,面唇俱黑,呼吸已寂然矣。

 

幸人參有便,煎之不及,即以一枝碎嚼,納產婦口中,以滾湯灌之,方得下咽,一吐傾囊而出,蓋胃氣已不納受矣。

 

又嚼又灌,連嚼五枝,雖吐而未盡出。

 

良久,噯氣一聲而呼吸漸回,乃大進參朮而愈。

 

自後分娩,不複為難。

 

客歲複妊,偶患微痔。

 

予曰︰孕中患痔,難于用藥,姑緩圖之。

 

雲翁深以為是,而夫人必欲速愈。

 

予知其不可,不敢承任,勸其更醫。

 

連易數手,分毫無效,複延外科,妄用毒劣,胎雖未墮,而瘡愈墜而不收,以致晝夜呼號,窘迫萬狀,精神形質,困憊已極。

 

及至臨月,見其面唇 白,聲息至微,六脈空浮而無根。

 

當夜用參三錢,服十全大補一劑,次早胞水以下,煎參七錢,以雞湯沖服,登時即產一男,產婦精神勝舊。

 

不意三朝偶沾外感,頭疼身痛,惡寒發熱,投以熟料五積散而愈。

 

未數日,忽因惱怒,陡然上氣喘急,咳嗽連聲,胸前脹痛,喉內痰鳴,水米不入,略啜茶湯,則上下阻截,氣不相續,數人扶坐,莫能伏枕,不時昏絕。

 

舉室惶惶。

 

因診其脈,則細數無倫,將近十至,予知為無根,脫氣上沖,乃以八味地黃湯冀納其氣,二劑毫不為動。

 

予曰︰此等之証,非大補真元,莫能挽也。

 

乃以六味回陽飲,參、附、桂、薑、歸、地各三錢,加鹿茸五錢,一劑下咽,而氣平能臥,四劑全安。

 

曩之大臟乾枯,業已滋潤,而痔瘡痛苦,亦不複言矣。

 

此等脈証,在常俗之輩,必疑臨產服參過多,非用寬胸下氣不可。

 

清降一投,下咽即斃,仍歸罪于從前之參,必群起而攻之矣。

 

不知臨產之日,非猛進參朮,則已脫于當產之際,何能至今﹗今之氣喘,實由參力已過,虛証複現,子午不交,竭絕立至,非大力之方,安可挽回﹗此証得生,實由雲翁學識超邁,胸中有主,惟予言是聽,所以效捷桴鼓。

 

稍循俗見者,萬無生理矣。

 

凡閉脫二証,不特產後宜辨,即中風中痰,氣厥暑風,及卒然倒仆,昏暈不省,咸宜辨之。

 

如牙關緊閉,兩手握拳,謂之閉証,有餘之候,即疏風化痰亦可用之;如口張、手撒、眼閉、遺尿、鼾聲,謂之脫証,蓋口張心絕,手撒脾絕,眼閉肝絕,遺尿腎絕,鼾聲肺絕,皆元氣竭絕之候,惟大進參、附,或可十中救一。

 

予見產後脫証,不敢服參而斃者,不知其幾?嘗聞入曰,某產後無病,忽爾眼暗,一暈而絕者;又某產後忽一呵欠,即張口氣絕者,即此脫証是也。

 

複有妄人,不知脫証為何事,不識人參為何物,而從中阻撓,不令服參而斃者,亦不知凡幾﹗死者有知,能無抱九京之慟乎﹗血暈証,本由氣虛,一時昏暈,然血壅痰盛者,亦或有之。

 

如果形氣脈氣俱有餘,胸腹脹痛氣粗,外証兩手握拳,牙關緊閉,此血逆証也,黑神散;無脹無痛者,屬氣虛,大劑芎歸東加肉桂。

 

卒然暈倒,藥有未及者,燒紅秤錘,用瓦盆盛至床前,以醋沃之,令醋氣入鼻,收神即醒。

 

產後百脈空虛,洗拭太早,令中風口噤,手足搐搦,角弓反張;或因怒氣,發熱迷悶。

 

用荊芥穗酒炒至黑,大當歸各三錢,用水半杯、酒半杯、童便半杯,煎至一杯,灌之,牙關緊,以簪抉開灌之,仍捻其鼻,以手摩其喉,使得下喉即活矣。

 

此即產後病痙,而幼科稱為驚風者是也。

 

孕時觸損臟氣,胞系斷裂,忽然胎墜,名曰小產。

 

虧敗子宮,較大產為尤甚,然治此亦不同大產,惟以滋補為上計。

 

馮楚瞻曰︰小產不可輕視,將養宜十倍于正產,大產如果熟自脫,小產如生探之,破其皮殼,斷其根蒂也。

 

忽略成病者不少,因而致死者恆多。

 

然此証始因斂血以成胎,繼因精血以長養,終因精血不足而屢墮,故瘀血甚少,倘有腹痛,成塊有形,多屬血虛氣逆,惟大用溫補,則新者生而瘀者去;若行消導破滯,則逆氣愈攻而愈升,多致不救。

 

更有血虛腹痛,複有陰虧不能納氣,以致瘕疝為患者,當以八味地黃丸加牛膝、五味,早晚服之自愈。

 

張景岳曰︰凡小產有遠近,其在二三月者謂之近,五月六月謂之遠,新受而產者其勢輕,懷久而產者其勢重。

 

此皆人之所知也。

 

至若尤有近者,則隨孕隨產矣。

 

凡今艱嗣之家,犯此者十居五六。

 

其為故也,總由縱欲而然,第自來人所不知,亦所不信。

 

茲謹以筆代燈,為迷者指程,倘濟後人,實深願也,請詳言之。

 

蓋胎元始肇,一月如露珠,二月如桃花,三月四月而後,血脈形體俱,五月六月而後,筋骨毛髮生,方其初受,不過一滴之玄津耳。

 

此其橐龠正無依,根 尚無地,築之則固,決之則流,故凡受胎之後,極宜節欲以防泛溢。

 

而少年縱情,罔知忌憚,雖胎固欲輕者,保全亦多。

 

其有兼人之勇者,或持強而不敗,或既敗而複戰,當此時也,主方欲靜,客不肯休,狂徒敲門撞戶,顧彼水性熱腸,有不啟扉而從,隨流而逝者乎﹗斯時也,落花與粉蝶齊飛,水棗共交梨並逸,合污同流,已莫知其昨日孕而今日產矣,朔日孕而望日產矣,隨孕隨產,本無形跡。

 

在明產者,胎已成形,小產必覺;暗產者,胎仍似水,直溜何知,故凡今之 家多無大產,以小產之多也,娶娼妓者多少子息,以其子宮滑,而慣于小產也。

 

又嘗見艱嗣之人而求方者,問其陽事,則曰能戰,問其功夫,則曰盡通,問其意況,則怨嘆曰人皆有子,我獨無,亦豈知人之明產,而爾之暗產耶﹗此外,如受胎三月五月,而每有墮者,雖衰薄之婦常有之,然必由縱欲不節,至傷母氣而墮者,為尤多也。

 

故凡恃強過勇者,多無子,以強弱之自相殘也;縱肆不節者,多不育,以盜損胎元之氣也,豈悉由婦人之罪哉﹗此景岳見道之言。

 

古人每曰寡欲多男,此即其注腳也。

 

世人每恨不孕,孰知既受而暗損之,屢受而屢損之,終身無子,不亦宜乎﹗第有婦人由於衰弱,或陰陽偏勝,墮胎至於數次,而醫者竟無一策以保固之,亦可哀矣﹗予有至神至聖保孕之方,屢經效驗,但信而行之,斷不相誤。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1 22:14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