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16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極思維】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5 12:45: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太極思維

 

王延生
 

思維能力,應該說全部生物都有,不然它們怎麽生長、生存、活動啊?

只不過類型繁多且與人類差異甚大罷了。
 

人類思維原本有三個層次: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太極思維。
 

前兩個層次是當今人類習慣了的已知思維方法,後一個層次實際也是古今高賢在不自覺中的常用之法,只是還沒有把它當作一種獨有特征的思維方式來有意識地運用罷了。
 

太極思維與前兩種不同,是帶有哲學意味的科學思維能力,既非邏輯亦非形象而是“脫離了正常思維軌道的”全息辯證思維,本書亦稱作“第三思維”。
 

太極,是東方傳統文化的一個古老學術概念。
 

大凡一個民族性的文化內涵,往往會有代表性的圖示以記之,這是自古以來常見的方式。
 

東方有個太極圖,西方有個十字架,分別代表了東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
 

但太極圖比起十字架來,其宗教色彩甚少,更重要的是它那哲學科學自然融融的天人合一觀和博大精深的學術底蘊。
 

太極圖,不是二維或三維的,而是無極宇宙多維全息圖在二維平面上的投影。
 

太與極二字,表示大的那一頭是極端,小的那一頭也是極端,兩極端之間包容無限層次無限數列卻又渾然一體,其深層含義可用“全息”二字來表達,因此太極圖是個全息圖。
 

華廈五千年文明史,各個文化領域無不滲透著太極哲理。
 

東方古老學說大多是直述方式,言簡意赅,有論無證,缺少如同現代科學那樣有規範的邏輯論證程式。
 

例如《中醫學》體系裏面的經洛學、針灸療法、推拿點穴、中醫藥學以及臨床標本兼治所依據的理論“陰陽五行學說”等等,西方科學界原來一直認為它不科學而不予承認。
 

後來出現了新的高頻探測儀,他們測得了與中醫經洛穴位圖相吻合的“查克瑞”(這個詞兒在漢英詞典中沒找到,從翻譯軟件中找到個作“點”解釋的point不知是否還另有同義詞),才確認中醫學的科學性。
 

隨之而來的是,西方許多發達國家原本冷落的中華傳統醫療方式很快被人們看重並因而熱乎起來,給中醫針灸師發給了正式執照,越來越信任這種不破割軀體的東方醫術,中醫學會也相繼得到了正式批准書。
 

在太極思維中,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天人合一”整體宇宙觀是中醫理論的核心。
 

從內科到外科,所有的中醫療法都嚴格地按照五行生克制化的內在關系來施治;同時,踏五行走八卦的全息方位之理早已經應用到中華武術實踐中,尤其是太極拳等各種內家拳理論。
 

宇宙是物質的,萬事萬物皆分陰陽,“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陽交合才能“三生萬物”。
 

沒有正負這兩種不同的陰陽電性,能有自然萬物層出不窮的組合變化嗎?

沒有陰陽兩性之分,能有生命萬物豐富多彩的物種進化嗎?
 

宇宙又是數碼的大千世界,一切物皆是數的編碼,無一例外;反過來,一切數也隱含著一切物,當今電腦數碼技術就是宇宙的縮影。
 

太極圖中重疊無窮的陰陽魚體現了這一切,而中間的“太極力學曲線”是一切物一切數演化的力學因素。
 

東方太極哲理蘊含了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內在關系。
 

絕對真理是什麽樣子?就是老子《道德經》中說過的“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無頭無尾包含了無數個相對真理鏈環。
 

哲學,仿佛有一定概念卻又找不到一個完整的定義,總是隨著科學的前進而發展著自身的理論深度和廣度,學術意境無窮盡。
 

它是探索宇宙萬事萬物不斷變化著的真理,無形的看不見的規律,是“軟學問”;科學是尋找每一具體事物的相對靜止狀態的有形面貌與性能,看得見的東西,是“硬學問”。
 

哲學之理在人類的漫長認識過程中好象總是不得完整,因為宇宙萬物變化是無限的而人類認識有限;科學之理似乎有局部的完整卻又永遠存在誤差,因為萬物演化從未靜止過而科學尺度常常用分割之法在靜態中測量事物。
 

太極學問是哲學的也是科學的,“軟硬兼施”。
 

哲學是鏈,科學是環,哲學包含著科學,科學寓于著哲學。
 

人類群體的日常活動多用前兩種思維,很少用後一種思維,只有少數先驅者的生命活動經常用後一種思維。
 

確切一點說,先驅者的三種思維一般是參差錯落混元一體,常常從線性思維軌道進入全息思維,點燃那深層智慧火花。
 

不過西方有些實錄記載,科學界不少名人也常有先發現某個結論而後才補上詳細證明的事例,這就是不自覺的太極全息思維的閃耀現象。
 

既然第三思維是創建東方古老文化的主體思維方法,而西方科學的豐碩成果也經常不自覺地運用它,那麽這個高能全息思維就不該再藏匿而應亮相出台了。
 

三種思維的陰陽關系是,淺層的第一第二思維為陽,深層的第三思維為陰,三種思維融為一體穿插並用,則是效果最好的“三聯思維”。
 

東方古老哲學是以第三思維為主,第一第二兩種思維為補的“陰中有陽”;西方現代科學是以前兩種思維為主,第三思維為補的“陽中有陰”,兩方運轉陰陽思維各有側重。
 

千百年前東方古賢早已運用全息思維認識了天人合一的宇宙奧秘並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産;

西方當代賢哲也以尖端科技手段觸及到了宇宙的全息性能,如今又全球性的吹響了東西方文化大交流的號角,已經到了運用三聯思維突破尖端科學理論物理學框架重新認識全息宇宙大象的時候了!
 

電子郵箱:MSNwangyannnnn@hotmail.com
 

引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14166010008qi.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6-29 07:57 , Processed in 1.12499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