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書法概述】
明代書法是繼宋、元帖學書法的又一發展階段。
明代歷朝皇帝和外藩諸王大都愛好書法,因此叢帖匯刻之風尤甚。明代書法雖然承沿宋、元帖學之路,但幷未故步自封,而是能在晋、唐、宋、元帖學基礎上集其大成,幷能鮮明地突出書者的個性,造成了明代書法分明的階段性和典型化的個性。
明初書法以“三宋”(宋克、宋璲、宋廣)“二沈”(沈度、沈粲)爲代表,“三宋”是由元入明、主要活動在洪武年間的書家,“二沈”是盛行于永樂、宣德年間的台閣書法的代表人物。
宋克擅長真、行、草諸體,尤以章草名噪于時,作品有草書《急就章》、《出師頌》、《月儀帖》、《豹奴帖》,行書《七言絕句》、《兩來得書帖》等。
宋璲的小篆被譽爲明朝第一,傳世作品很少,小楷僅有《跋〈周朗杜秋圖〉》,草書有《敬覆帖》。宋廣傳世作品僅有草書一體,《風入松詞》、《李白月下獨酌詩》爲其代表作。
台閣體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種特殊現象。其産生的直接原因,是當時詔術四方善士寫外制,又詔簡尤善者于翰林寫內制,故大批善書者被征入宮,如沈度、沈粲、陳登、朱孔易等人。
主要職責是繕寫誥敕、詔命、玉牒、册寶,以及宮殿的匾額、城坊等。産生了書法史上前所未有的台閣體和台閣書法家。
台閣體書法,對有才華的書法家來說,是一種無形的束縛,有悖于帖學書法抒發性情的需要。
但另一方面,由于朝廷的倡導,又促使了明代書法的繁榮。
從成化、弘治時期開始,明代書法發生了新的變化;一是台閣體書法隨著朝廷的而腐敗日弛,已失去往日雍容遒麗的風範,表現爲刻板僵化,漸漸失去藝術生命力;二是朝野書家普遍地意欲擺脫台閣體束縛,故又開始崇法魏晋法帖,以暢神適意、抒發個人情感爲目的的書風重新在文人書法中興盛。
由此,明中期書法以成化、弘治時期爲過渡,走向正德、嘉靖時期以吳門書法爲主體的又一昌盛時期。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雲:“天下法書歸吾吳,而京兆允明爲最,文待詔征明、王貢士寵次之。”祝允明傳世書法極多,工小楷、行、草,尤以狂草最顯本色,如《李白歌風台》卷、《赤壁賦》卷等,揮毫落紙如行雲流水,千變萬化,奇宕瀟灑。
文征明善楷、行、草、隸諸體,最爲人稱道的是他的小楷書法,年九十仍能作蠅頭小楷,人以爲仙。《真賞齋銘幷序》師法《樂毅論》、《黃庭經》,《歸去來辭》師歐陽詢,行草《七言律詩四首》卷師《聖教序》、智永等。王寵書學不如祝允明、文征明廣博,而專務晋唐風韵。
代表作有《宋陳子齡會試詩》、《五言律詩》、《張畢勵志詩》等。
隆慶、萬曆年間至崇禎年間是明代書法發展的第三階段。
邢侗、張瑞圖、董其昌、朱萬鐘、徐渭、趙宦光都是當時成就卓著者。
其中最著名,影響力最大的要推董其昌。
他的存世作品之多,爲明代書家之冠,他曾說過:“吾書無所不臨仿,最得意在小楷,而懶于拈筆,但以行草行世。”故作品以行草最多,以楷書爲貴。
徐渭在明代是很特殊的一位書家,袁宏道稱其爲“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也”,“不倫書法,而倫書神”。
他擅行草,以狂草最見本色。他曾說:“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現其對己書之重視。
明末的最後二位齊名的書家是黃道周和倪元璐,他們貼近碑書風格,有意識地把帖學書法變爲陽剛之美的形態。
綜觀明代書法,可知已將宋元帖學書法演爲繁盛之勢,表現出時代性與個性的統一,産生了一大批集大成者。
同時又有一股股潜在的藝術生命力,暗示著帖學書法盛極而衰的趨勢。
引自: http://www.sj33.cn/ys/sfys/200604/80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