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4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論類方 卷二 承氣湯類‧六】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0 12:1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傷寒論類方 卷二 承氣湯類‧六

 

承氣湯類‧六

 

大承氣湯(一)

 

劉河間於此方加甘草二錢,名三一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 濃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濃朴、枳實,取五升,去渣,納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渣,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壞症。

 

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時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以上皆陽明危症,因吐下之後,竭其中氣,津液已耗,孤陽獨存,胃中干燥,或有燥屎,故現此等惡症。

 

脈弦者生,澀者死。

 

弦則陰氣尚存,且能剋制胃實。

 

澀則氣血已枯矣。

 

然弦者尚有可生之理,未必盡生,澀者斷無不死者也。

 

微者但發熱,潮熱。

 

譫語者。

 

惡症皆無。

 

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中病即止。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客熱不能消穀。

 

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

 

能食非真欲食,不過粥飲猶可入口耳。

 

不能食,則穀氣全不可近,腸胃實極故也。

 

宜大承氣湯下之。

 

硬即可下。

 

按:燥屎當在腸中,今云「胃中」,何也?

 

蓋邪氣結成糟粕,未下,則在胃中,欲下則在腸中。

 

已結者,即謂之燥屎,言胃則腸已該矣。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陽明本自汗出,然亦有不汗出者,此指明汗出之為風,則知汗出乃表邪尚存,不汗出者,為火邪內結也。

 

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

 

此下之之時。

 

下之若早,語言必亂,輕於譫語。

 

以表虛裡實故也,下早則引表邪入裡,故表虛而裡實。

 

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雖已誤下,然見譫語等症,則更下之,亦不因誤下而遂不復下也。

 

二陽並病,同起者為合病,一經未罷,一經又病者,為並病。

 

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 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以上皆陽明現症。

 

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 而煩,此乃下之未盡;故有此實煩。

 

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胃中燥屎,必別有現症。

 

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

 

僅微滿則無燥屎,故不可攻。

 

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病患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

 

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詳解前桂枝湯下。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

 

所以然者?

 

本有宿食故也。

 

惟有宿食,故雖大下,而燥屎終未盡。

 

宜大承氣湯。

 

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正在燥屎之位。

 

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

 

喘冒不臥,燥屎現症,宜大便有難無易。

 

所以乍易者,以小便不利之故,燥屎不以易便而去也。

 

宜大承氣湯。

 

以上三條,皆證陽明有燥屎之法。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邪熱入裡。

 

至四、五日,又隔二日。

 

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不必用全方,只通其胃氣而已,又用藥之一法。

 

令小安,至六日,又隔一日,而病未除。

 

與大承氣湯一升。

 

亦不必用全方。

 

古人用藥,雖現症鑿鑿,而輕方小試,敬慎小心如此。

 

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小便不利,則水穀未盡分,大便猶濕也。

 

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以小便之利否,定宜下、不宜下。

 

又一法。

 

宜大承氣湯。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皆陽盛之象。

 

無表裡證,邪已結在裡。

 

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

 

邪結為實。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此三字,包陽明諸症。

 

發熱汗多者,急下之。

 

此重在汗多,恐內熱甚而逼陽於外,以致亡陽也。

 

宜大承氣湯。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不解二字,必兼有陽明症,加以腹滿且痛,則實邪有征矣。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

 

雖略減而仍腹滿也。

 

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以上諸條,舉當下之一、二症,即用下法。

 

然亦必須參觀他症,而後定為妥。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

 

少陽屬木,脈當弦緊,陽明屬土,脈當洪緩。

 

若少陽脈勝為負,陽明脈勝為不負也。

 

厥陰篇云: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少陰屬水,趺陽屬土,土能勝水,則胃氣尚強,故為順,即此意。

 

但彼處乃手足厥冷之利,故屬少陰,此則屬少陽為異耳,互相克賊,名為負也。

 

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滑數則陽明之脈,獨見而過盛,此為實邪,故知有宿食。

 

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

 

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有食反微澀,此氣結不通之故。

 

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陽邪初轉入陰。

 

口燥咽乾者,急下之,陽邪傳陰,腎水欲涸,故當急去其邪,以保津液。

 

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純青則非寒邪,乃肝邪入腎也。

 

《難經》云:從前來者,為實邪。

 

心下必痛,口乾燥者,二症尤見非寒邪。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二條俱重口乾,知為熱邪無疑。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不便而脹,為日又久,是以當下。

 

宜大承氣湯。

 

下利,三部脈皆平,無外邪症。

 

按之心下硬者,實邪有形。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

 

傷食、惡食。

 

凡噤口利亦必因宿食之故。

 

當宜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瘥後,至其年、月、日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脈滑則實邪不留。

 

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木邪乘土。

 

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

 

大為陽,緊為陰。

 

可以下之,宜大承氣湯。

 

按:以上七條,見《傷寒論》可下條內。

 

似指雜症可下法,不入六經治法中。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 ... 1%9E%E6%96%B9/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9:0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