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傷寒方 麻黃加知母湯】
或問︰喘為肺臟之病,太陽經於肺無涉,而其証多兼微喘者何也?答曰︰胸中亦太陽部位,其中所積之大氣,原與周身衛氣,息息相通。
衛氣既為寒氣所束,則大氣內鬱,必膨脹而上逆沖肺,此喘之所由來也。
又風寒襲於皮毛,必兼入手太陰肺經,挾痰涎凝鬱肺竅,此又喘之所由來也。
麻黃能兼入手太陰經,散其在經之風寒,更能直入肺中,以瀉其鬱滿。
所以能發太陽之汗者不僅麻黃,而仲景獨取麻黃,為治足經之藥,而手經亦兼顧無遺,此仲景製方之妙也。
凡利小便之藥,其中空者,多兼能發汗,蓄、木通之類是也。
發汗之藥,其中空者,多兼能利小便,麻黃、柴胡之類是也。
太陽經病,往往兼及於膀胱,以其為太陽之腑也。
麻黃湯治太陽在經之邪,而在腑者亦兼能治之。
蓋在經之邪,由汗而解,而在腑之邪,亦可由小便而解。
彼後世自作聰明,恆用他藥以代麻黃湯者,於此義蓋未之審也。
大青龍湯,治傷寒無汗煩躁。
是胸中先有內熱,無所發泄,遂鬱而作煩躁,故於解表藥中,加石膏以清內熱。
然麻黃與石膏並用,間有不汗之時。
若用此方,將知母加重數錢,其寒潤之性,能入胸中化合而為汁,隨麻、桂以達於外,而煩躁自除矣。
傷寒與溫病,始異而終同。
為其始異也,故傷寒發表,可用溫熱,溫病發表必須辛涼。
為其終同也,故病傳陽明之後,無論寒溫,皆宜治以寒涼,而大忌溫熱。
茲編於解表類中,略取《傷寒論》太陽篇數方,少加疏解,俾初學知傷寒初得治法,原異於溫病,因益知溫病初得治法,不同於傷寒。
至於傷寒三陰治法,雖亦與溫病多不同,然其証甚少。
若擴充言之,則凡因寒而得之霍亂、痧証,又似皆包括其中。
精微浩繁,萬言莫罄,欲精其業者,取原書細觀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