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1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月經病-月經先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8 07: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月經病-月經先期

 

[辨證論治] 辨證主要辨其屬氣虛或血熱,治療以安沖為大法,或補脾固腎益氣,或清熱瀉火,或滋陰清熱。

 

氣虛型(一)脾氣虛證主要證候:經期提前,或兼量多,色淡質稀,神疲肢倦,氣短懶言,小腹空墜,納少便溏,舌淡紅,苔薄白,脈緩弱。

 

證候分析:脾氣虛弱,統血無權,沖任不固,故月經提前而至,量多;氣虛血失溫煦,則經色淡而質稀;脾虛中氣不足,故神疲肢倦,氣短懶言,小腹空墜;運化失職,則納少便溏。

 

舌淡紅,苔薄白,脈緩弱,也為脾虛之征。

 

治療法則:補脾益氣,固沖調經。

 

方藥舉例: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人參、黃芪、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白朮 若月經過多者,去當歸,重用黃芪、黨參以益氣攝血;經行期間去當歸,酌加艾葉、阿膠、烏賊骨以止血固攝;便溏者,酌加山藥、砂仁、薏苡仁以扶脾止瀉。

 

若心脾兩虛者,症見月經提前,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四肢倦怠,舌淡苔薄,脈細弱,治宜養心健脾,固沖調經,方用歸脾湯(《校注婦人良方》)。

 

白朮、茯神、黃芪、龍眼肉、酸棗仁、人參、木香、當歸、遠志、甘草、生薑、大棗 方中人參、白朮、黃芪、甘草健脾補氣固沖;當歸、龍眼肉、大棗健脾養血;酸棗仁、茯神、遠志養心寧神;生薑、木香行氣醒脾。

 

全方共奏補脾養心,固沖調經之效。

 

(二)腎氣虛證主要證候:經期提前,量少,色淡黯,質清稀,腰酸腿軟,頭暈耳鳴,小便頻數,面色晦黯或有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脈沉細。

 

證候分析:「沖任之本在腎」,腎氣不足,沖任不固,故月經提前;腎虛精血不足,故量少,經色淡黯,質稀;腰為腎之外府,腎主骨,腎虛故腰酸腿軟;腎虛精血不足,髓海失養,故頭暈耳鳴;腎虛則氣化失常,故小便頻數;腎虛則腎水之色上泛,故面色晦黯或有黯斑。

 

舌淡黯,脈沉細,也為腎虛之征。

 

治療法則:補腎益氣,固沖調經。

 

方藥舉例:固陰煎(《景岳全書》)。

 

人參、熟地、山藥、山茱萸、遠志、炙甘草、五味子、菟絲子 方中菟絲子補腎而益精氣;熟地、山茱萸滋腎益精;人參、山藥、炙甘草健脾益氣,補後天養先天以固命門;五味子、遠志交通心腎,使心氣下通,以加強腎氣固攝之力。

 

全方共奏補腎益氣,固沖調經之效。

 

若腰痛甚者,酌加續斷、杜仲補腎而止腰痛;夜尿頻數者,酌加益智仁、金櫻子固腎縮小便。

 

血熱型(一)陰虛血熱證主要證候:經期提前,量少,色紅質稠,顴赤唇紅,手足心熱,咽乾口燥,舌紅,苔少,脈細數。

 

證候分析:陰虛內熱,熱擾沖任,沖任不固,故月經提前;陰虛血少,沖任不足,血海滿溢不多,故經血量少;血為熱灼,故經色紅而質稠;虛熱上浮,故顴赤唇紅;陰虛內熱,故手足心熱;陰虛津少,故咽乾口燥。

 

舌紅,苔少,脈細數,也為陰虛血熱之征。

 

治療法則:養陰清熱,涼血調經。

 

方藥舉例:兩地湯(《傅青主女科》)。

 

生地、玄參、地骨皮、麥冬、阿膠、白芍 方中地骨皮、玄參、麥冬養陰清熱,生地滋陰清熱涼血,白芍和血斂陰,阿膠滋陰止血。

 

全方共奏滋陰清熱,涼血調經之效。

 

若月經量少者,酌加山藥、枸杞子、何首烏滋腎以生精血;手足心熱甚者,酌加白薇、生龜板育陰潛陽以清虛熱。

 

(二)陽盛血熱證主要證候:經期提前,量多,色紫紅,質稠,心胸煩悶,渴喜冷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面色紅赤,舌紅,苔黃,脈滑數。

 

證候分析:熱傷沖任,迫血妄行,故月經提前,量多;血為熱灼,故經色紫紅,質稠;熱擾心肝二經,故心胸煩悶;熱邪傷津,故渴喜冷飲;大腸津少,故大使燥結;熱灼膀胱,故小便短赤。

 

面色紅赤,舌紅,苔黃,脈滑數,為熱盛之征。

 

治療法則:清熱降火,涼血調經。

 

方藥舉例:清經散(《傅青主女科》)。

 

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蒿、黃柏、茯苓 方中黃柏、青蒿、丹皮清熱降火涼血;熟地、地骨皮清血熱而生水;白芍養血斂陰;茯苓行水洩熱。

 

全方清熱降火,涼血養陰,使熱去則陰不傷,血安而經自調。

 

若月經過多者,去茯苓,酌加地榆、茜草根以涼血止血;若經行腹痛,經血夾瘀塊者,酌加炒蒲黃、三七以化瘀止血。

 

(三)肝郁化熱證主要證候:經期提前,量多或少,經色紫紅,質稠有塊,經前乳房、胸脅、少腹脹痛,煩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脈弦數。

 

證候分析:肝鬱化熱,熱擾沖任,迫血妄行,故月經提前;肝鬱血海失司,故月經量多或少;血為熱灼,故經色紫紅,質稠有塊;氣滯於肝經,故經前乳房、胸脅、少腹脹痛;氣機不暢,則煩躁易怒;肝經鬱熱,故口苦咽干。

 

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肝郁化熱之象。

 

治療法則:清肝解鬱,涼血調經。

 

方藥舉例:丹梔逍遙散(《女科撮要》)。

 

丹皮、炒梔子、當歸、白芍、柴胡、茯苓、炙甘草 方中柴胡、梔子、丹皮疏肝解鬱,清熱涼血;當歸、白芍養血柔肝;白朮、茯苓、炙甘草培脾和中。

 

全方共奏清肝解郁,涼血調經之功。

 

若月經過多者,經時去當歸,酌加牡蠣、茜草、炒地榆以固沖止血;經行不暢,夾有血塊者,酌加澤蘭、益母草以活血化瘀;經行乳房脹痛甚者,酌加瓜蔞、王不留行、鬱金以解郁行滯止痛。

 

引自:http://www.chinesemedicine.com.hk/disc600big5/upload/viewthread.php?tid=1708&extra=page%3D1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17:4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