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卷七射集中風補氣養血湯】
補氣養血湯 〔自製〕
治類中風,半身不遂,即經所謂偏枯者也。
〔經曰: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
又云: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者,內居榮衛,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
其邪氣淺者,脈偏痛。
此雖以外感為言,然是症總以痛者為輕。〕
男子發左,〔右為逆,左為從。〕
女子發右。
〔左為逆,右為從。〕
不喑舌轉可治,三十日起。
〔雖逆於經,未甚於臟也。〕
其從者喑三歲起。
〔若男發於右,女發於左,症雖順而聲則喑,是外輕而內重也。〕
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氣血方剛之年,即見偏枯廢疾,此稟賦不足,早凋之兆也。〕
人參 黃芪〔補氣〕 地黃 當歸 白芍 首烏 胡麻 甘菊〔熄風清熱。〕
天冬 麥冬〔滋陰清熱。〕
秦艽 牛膝 續斷〔通調血脈。〕
虎骨〔壯其筋骨。〕
茯苓 橘紅〔同梨汁竹瀝,降火消痰。〕
加人乳 梨汁 竹瀝 桑枝湯煎藥。
此方補氣滋陰養血為主,而佐以通血脈,壯筋骨,清痰熱之劑,或有兼瘀血者,則加消瘀之品。
按偏枯一症,皆由氣血不調,譬如樹木或有一邊津液不蔭注,而枝葉偏枯,其根本尚屬未壞,故但宜如上治法。
丹溪以左為死血,右力濕痰,亦為太拘,且不甚驗。
經言: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氣虛則氣滯,而血脈不能運動,左右盡可為死血,氣虛則氣閉而津液不能通流,左右盡可為濕痰。
又有分左為血虛,右為氣虛。
又趙氏謂:男子左屬水,女子右屬水,凡人半肢風者,男多患左,女多患右,皆由水不能營,治宜補陰壯水為主。
愚謂是當仿此法,以推測病情,合宜而治,不可執一。
又趙氏謂:有一等平人,身半以上俱無恙如平人,身半以下,軟弱麻痹,小便或澀,或自遺,此足三陰之虛症也,不可不知。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1%A7%E6%9D%BE%E5%9C%92%E9%86%AB%E9%8F%A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