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寓意草 卷下 鄒姓傳屍癆治已得效,被人打破一症】
鄒姓傳屍癆治已得效,被人打破一症
西門外打索街鄒宅同裕旗老家也,有寡居八房次子吐紅,請某醫診治不愈,轉請王九峰先生診視一次,亦未見效,轉囑請予。
予見其子午將二十,生而肥白,病雖久並不消瘦,吐紅不多已止,惟食入必吐多日,已納穀食,神情疲憊,脈來不甚細數,而大小疏數不一。
予細詢其家曾有此症而死者否?
則其父死於瘵,長子亦然,今及次子。
本來在中堂開方,即病者所住房外,其家房屋甚多,予拉某醫及其陪醫者另至一廳,去病者住房甚遠,因告之曰;此非尋常怯症,乃傳屍症也。
某醫年輕,初出診病,不知何為傳屍,告之曰:此症乃有癆蟲,歷代相傳,由長及幼,可以滅門,其蟲之靈,甚於二豎,男子由腎傳心,心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至傳脾則修煉已成,其先尚容人進食,彼亦資其精氣,至修煉成則不容人進食矣。
今食入必吐,無法可治,奈何?
某醫問古人豈無治法乎?
予曰:治法雖有大概無,惟仲景先師有獺肝丸一方最妙,予曾在揚治過一泰州人,果然有效,系加獺肝於老六味中,三料而愈。
共用好獺肝三個,然其病未久,蟲尚未成,故可得效。
後遇此症甚多,蟲或將成或已成,雖有獺肝,亦不能治,今症已傳脾,不可為也。
且獺肝一月生一葉,必至臘月十二葉變化始全,功用乃大現在初秋,其肝不過七葉,以變化未全之獺肝,治修煉已成之癆蟲,有何益乎?
論此症本無治法,果能納穀不吐,尚有生機,今再四思維,止有鰻魚湯一法。
予見《東醫寶鑒》載人家染傳屍癆,相繼死者,不一而足。
後傳一女,慮其復傳,竟將此女拋棄水中,漁人網得,見其尚生,適值鰻魚旺產,船上以鰻代飯,即以湯飲之,其女漸蘇後,日以鰻為食,癆蟲遂死,其女猶生,即為漁家婦。
本草亦有載鰻魚能殺癆蟲者,今若覓鰻魚一條,煎湯與吃,但不可說是鰻魚,只說是腳魚湯,用以滋陰,或可不吐。
但得一日不吐,即日日以此湯飲之,連粥食亦可不吐矣。
從此調理,可望殺蟲活命。
俟至冬間,再覓全獺肝,合丸與服,可以除根,但制蟲之品萬不可與病人知,即傳屍二字亦不可與病人說,二豎子之利害,真可怕也。
故今與諸君說話,必遠隔病者,臥室少走風聲,仙丹無用矣。
其時某醫漫聽漫應,全然不解予言,其家依言,覓有小鰻一條,煎湯作腳魚湯進,居然不吐,另有煎方亦不吐,明日如法仍不吐,且能進粥十數日來,藥食與鰻魚湯雜進,全然不吐,納穀漸多,居然望好。
予適欲赴蘇,特囑其家及某醫藥方不過敷衍病人,全靠鰻魚,但不與病人知一言,須牢牢切記,不可視為閒話也。
予赴蘇一月,中秋始回,至家則鄒姓日日著人請予,至其家則吐病已反幾十日矣。
問何以故?
則九峰先生到鎮,某醫本撲名之徒,欲恭惟先生,逼伊家請診,伊家言李先生治已得效,又何必請九峰先生。
某醫以為李先生乃九峰後輩,今李先生有效,再請九峰參酌,其效不更速耶。
鄒姓乃聽其代請某醫,先將予傳屍蟲之論問九峰以有無,先生答以所論真確不誣爾,初學不知耳。
某醫又將鰻魚湯治法告之,隨同往鄒宅,九峰腿足不便,須人扶持到房中,診視後扶至中堂坐下,與臥室僅隔一板,而先生年老恍惚,略坐片刻,忽大聲曰:此傳屍症也,有蟲之患必得大鰻魚一條,用老僧尿壺同陳倉老米煨爛,合搗為丸,服盡則其病可愈。
但不可與病人知,此蟲極靈,人知則蟲知,不肯受治矣。
九峰本重聽耳聾之人,言語聲高,病人朗朗聽見,九峰去後,伊家如法合藥,急與病者服,到口即吐,再以鰻魚湯與服,亦到口即吐,病者亦知非腳魚矣。
伊家尚向予求救。
予曰:前法已是無中生有,幸而獲效,聞一月以來大有起色,如能全好,豈不於難治之症得一妙法耶!不謂破此法者,轉在九峰先生。
然此皆某醫多事之過,且無記性之過也。
如記予言,將先生請之後廳,雖大聲無害矣。
今實無法,只得告辭。
後聞諸醫雜進,日見其壞,即於八月內死矣。
病者尚有一弟,予囑其速速過江,到同裕去躲避,不可見兄之死,蓋屍蟲之傳人,往往即在人死之時也。
今聞其弟尚未接此症,可謂幸矣。
此症已得效,被人打破,而猶記之者,予思鰻魚竟能治癆蟲,只要於未成勢時,尚少知覺,未具神通,日食鰻魚,竟可治之,保人性命。
所望人家,有此害者,早為防備耳。
(不足盡信)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 ... 4%8F%E8%8D%89/ind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