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5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門法律 卷四 痙病論212】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 18:56: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門法律 卷四 痙病論212

 

喻昌曰:六淫之邪,至於成痙,乃病證之最多最深最惡最易惑人者。

 

軒岐仲景,奧中之奧,後世罔解。

 

因至肆無忌憚,鑿空妄譚,此唱彼和,夭枉接踵,豈操生人之術以殺人耶!繇辨之不蚤辨耳。

 

夫痙者,強也。

 

後名為 ,傳者之誤也。

 

《素問》謂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是病機顓主於濕矣。

 

《千金》推展其義,謂太陽中風,重感寒濕則變痙,見太陽中風身必多汗,或衣被不更,寒濕內襲,或重感天時之寒,地氣之濕,因而變痙,是合風寒濕三者以論痙矣。

 

《金匱》以痙濕 名篇,又合熱暑濕三者言之,然所謂柔痙、剛痙,未嘗不兼及風寒。

 

且亦云發汗過多因致痙,見夏月人本多汗,尤不可過發其汗也。

 

古今言痙之書止此,後世王海藏論痙,知宗仲景,雖識有未充,要亦識大之賢矣。

 

《傷寒論》載痙病五條,《尚論篇》中已明之。

 

茲復詳《金匱》所增十條,其旨已悉,然終古大惑,不立論以破其疑,心有未慊。

 

誠以仲景論痙病,所舉者太陽一經耳。

 

後之治此病者,謂太陽行身之背,故頸項強,背反張,屬在太陽,而用《金匱》桂枝葛根二方。

 

茫不應手,每歸咎仲景之未備,不思外感六淫之邪,由太陽而傳六經,乃自然之行度,邪不盡傳即不已,故三陽三陰皆足致痙。

 

仲景之書,通身手眼,雖未明言,其隱而不發之旨,未嘗不躍然心目。

 

如太陽之傳陽明項背KT KT ,少陽之頸項強,是知三陽皆有痙矣。

 

而三陰豈曰無之?海藏謂三陽太陰皆病痙,獨不及少陰厥陰。

 

云背反張屬太陽,低頭視下,手足牽引,肘膝相構,屬陽明。

 

一目或左或右斜視,一手一足搐搦,屬少陽。

 

發熱脈沉細腹痛,屬太陰。

 

以防風當歸湯治太陽陽明,發汗過多而致痙者。

 

以柴胡加防風湯治少陽汗後不解,寒熱往來而成痙者。

 

雖不及少陰厥陰,然其制附子散、桂心白朮湯、附子防風散,意原有在。

 

觀其白朮湯下云:上解三陽,下安太陰。

 

一種苦心,無非謂傳入少陰厥陰必成死證耳。

 

詎知傳經之邪,如風雨之來,而畫地以限其不至,豈可得乎?況足少陰厥陰之痙,不死者亦多。

 

《靈樞》謂足少陰之經筋,循脊內俠膂,上至頂與足太陽筋合,其病在此,為主 及痙。

 

在外陽病者不能俯,在內陰病者不能仰。

 

是則足少陰之藏,與足太陽之府。

 

兩相連絡,而以不能俯者,知為太陽主外。

 

不能仰者,知為少陰主內,其辨精矣。

 

《素問》亦謂太陽者,一日而主外,則二日陽明,三日少陽之主外,從可識矣。

 

少陰主內,則太陰厥陰之主內,從可識矣。

 

仲景之以頭強脊強不能俯者,指為太陽之痙,原以該三陽也。

 

而其以身蜷足蜷不能仰者,指為少陰之痙,以該三陰。

 

實所謂引而不發,躍然心目者也。

 

《素問》謂腎病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形容少陰病俯而不能仰之狀更著。

 

海藏謂低頭視下,肘膝相構,正不能仰之陰病,反指為陽明之痙,立言殊有未確。

 

況仲景謂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

 

又謂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言可用溫以治之也。

 

然仲景於太陽證,獨見背惡寒者,無俟其身蜷,蚤已從陰急溫,而預救其不能仰。

 

於少陰證而見口燥咽乾,及下利純清水者,無俟項背牽強,蚤已從陽急下,而預救其不能俯。

 

蓋藏陰之盛,府有先征;府陽之極,入藏立槁,此皆神而明之之事。

 

後代諸賢,非不心維其義,究莫能口贊一辭,亦可見由賢希聖,升天之難。

 

若不肖者之涉誕,則墜淵之易矣。

 

即如小兒之體脆神怯,不耐外感壯熱,多成痙病。

 

後世妄以驚風立名,有四證生八候之鑿說,實則指痙病之頭搖手勁者,為驚風之抽掣。

 

指痙病之卒口噤腳攣急者,為驚風之搐搦。

 

指痙病之背反張者,為驚風之角弓反張。

 

幼科翕然宗之,病家坦然任之,不治外淫之邪,反投金石腦麝之藥,千中千死而不悟也。

 

又如新產婦人,血舍空虛,外風襲入,而成痙病。

 

仲景之所明言,不肖者罔顧悖聖,輒稱產後驚風,妄投湯藥,亦千中千死而不悟也。

 

昌不惜金度針人,其如若輩之不受度者,轉生仇恨,何哉?可慨也已!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03:11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