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9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門法律 卷三 中風門 中風論117】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 17:37: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門法律 卷三 中風門 中風論117

 

仲景所重,原不在此。

 

所重維何?則驅風之中,兼填空竅,為第一義也。

 

空竅一實,庶風出而不復入,其病瘳矣。

 

古方中有侯氏黑散,深得此意。

 

仲景取為主方,隨制數方,補其未備,後人目睹其方,心炫其指。

 

詎知仲景所為心折者,原有所本,乃遵《內經》久塞其空,是謂良工之語耶。

 

觀方下云:服六十日止,藥積腹中不下矣。

 

久塞其空,豈不彰明哉?後人以無師之智, 亂成法。

 

中風之初,治其表裡,風邪非不外出,而重門洞開,出而復入,乃至莫御者,多矣!又謂一氣微汗,一旬微利,要亦五十步之走耳。

 

正如築堤御水,一旬一氣,正程功課效之日,豈有姑且開堤泄水,重加板築之理哉?是以後人委曲偏駁,不似先聖真切精粹。

 

諸家中風方論,真是依樣葫蘆,不足觀矣!非然也,三人行,必有我師。

 

況綜列群方,贊其所長,核其所短。

 

俾學人一簡勘而心地朗然,坐進此道,用之如鐘離丹熟,銅鐵皆金,其師資於前賢,豈不大耶?謹論。

 

中風之脈,各有所兼,兼則益造其偏,然必顯呈於脈。

 

蓋新風挾舊邪,或外感,或內傷,其脈隨之忽變。

 

兼寒則脈浮緊;兼風則脈浮緩;兼熱則脈浮數;兼痰則脈浮滑;兼氣則脈沉澀;兼火則脈盛大;兼陽虛則脈微,亦大而空;兼陰虛則脈數,亦細如絲;陰陽兩虛則微數。

 

或微細;虛滑為頭中痛。

 

緩遲為營衛衰。

 

大抵陽浮而數,陰濡而弱。

 

浮滑沉滑,微虛散數,皆為中風。

 

然虛浮遲緩,正氣不足,尚可補救。

 

急大數疾,邪不受制,必死無疑。

 

若大數未至急疾,猶得不死。

 

經言風氣之病,似七診而非,故言不死。

 

可見大數為風氣必有之脈,亦未可定為死脈耳。

 

岐伯謂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

 

仲景謂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舉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門戶,指入絡入經入府入藏言也。

 

《經》言百病之生,必先於皮毛。

 

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

 

留而下去,傳入於府。

 

廩於腸胃,此則風之中人以漸而深,其人之門戶未至洞開,又不若急虛卒中,入藏之驟也。

 

仲景會其意,故以臂不舉為痹,敘於半身不遂之下。

 

謂風從上入,臂先受之,所入猶淺也。

 

世傳大拇一指獨麻者,三年內定中風,則又其淺者矣。

 

然風之中人,必從榮衛而入。

 

風入榮衛,則榮脈改微,衛脈改數,引脈以見,其人必血舍空虛,而氣分熱熾。

 

風之繇來,匪朝伊芳夕也。

 

《內經》言偏枯者不一:曰汗出偏阻;曰陽盛陰不足;曰胃脈內外大小不一;曰心脈小堅急;曰腎水虛。

 

《靈樞》亦敘偏枯於熱病篇中,皆不言風。

 

皆不言其本於何邪,豈非以七情飢飽房室,凡能虛其藏氣,致榮衛經脈痹而不通者,皆可言邪耶?河間主火立說,即腎水虛陽盛陰不足之一端也。

 

東垣主氣立說,即七情鬱遏之一端也。

 

丹溪主痰立說,即飲食傷脾之一端也。

 

一病之中,每多兼三者而有之,安在舉一以括其他乎?《經》云:不能問其虛,安問其余?偏枯病,陽盛陰不足固有之,而陽氣虛衰,痹而不通者尤多,可問其余耶。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07:35 , Processed in 0.1406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