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4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門法律 卷二 比類《金匱》胸腹寒痛十七則71】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 17:05: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門法律 卷二 比類《金匱》胸腹寒痛十七則71

 

寒痛多見於身之前,以身之背為陽,身之前為陰也。

 

而身之前,又多見於腹,以胸為陰之陽,腹為陰之陰也。

 

仲景論心胸之痛,屬寒證者十之二三;論腰腹之痛,屬寒證者十之七八,亦可煥然明矣。

 

茲舉《內經》、《金匱》之奧,相與繹之。

 

《經》曰:真心痛者,寒邪傷其君也。

 

手足青至節,甚則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心為神明之藏,重重包裹,百骸衛護,千邪萬惡,莫之敢干。

 

必自撤其藩,神明不守,寒邪乃得傷犯。

 

其用勝寒峻猛之劑,僭逼在所不免。

 

昌嘗思之,必大劑甘草、人參中,少加薑、附、豆蔻以溫之,俾邪去而藥亦不存,乃足貴耳。

 

若無大力者監之,其敢以暴易暴乎? 《針經》云:足太陰之脈,其支者,復從胃別上注心中。

 

是動則病,舌根脹,食則嘔,胃腕痛,腹脹善噫,心中急痛。

 

此以脾病四迄之邪,連及於心,其勢分而差緩,不若真心痛之卒死矣。

 

即太陰推之,足少陰厥陰客邪,皆可犯心。

 

惟陽虛陰厥,斯舟中皆敵國矣。

 

厥心痛,乃中寒發厥而心痛。

 

寒逆心胞,去真心痛一間耳。

 

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溺清利不渴,氣微力弱,亦主旦發夕死,急以術附湯溫之。

 

諸經心痛,心與背相引,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宜亟溫其經。

 

諸府心痛,難以俯仰,小腹上衝,卒不知人,嘔吐泄瀉,其勢甚銳,宜亟溫其府。

 

至藏邪乘心而痛,不可救藥者多,宜亟溫其心胞,並注邪別脈,經絡臟腑,淺深歷然,乃可圖功。

 

心痛者脈必伏,以心主脈,不勝其痛,脈自伏也。

 

不可因其脈伏神亂,駭為心虛,而用地黃、白朮補之。

 

蓋邪得溫藥則散,加泥藥即不散,不可不慎之也。

 

溫散之後,可陰陽平補之。

 

《金匱》論胸痹心痛之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

 

以太過之陰,乘不及之陽,即胸痹心痛。

 

然總因陽虛,故陰得乘之。

 

陽本親上,陽虛知邪中上焦。

 

設陰脈不弦,則陽雖虛而陰不上干,惟陰脈弦,故邪氣厥逆而上。

 

此與濁氣在上,則生 脹,同一病源也。

 

胸痹有微甚不同,微者但通其上焦不足之陽,甚者必驅其下焦厥逆之陰,通胸中之陽。

 

以薤白、白酒,或栝蔞、半夏、桂枝、枳實、濃朴、乾薑、白朮、人參、甘草、茯苓、杏仁、桔皮,擇用對病三四味,即成一方。

 

不但苦寒不入,即清涼盡屏。

 

蓋以陽通陽,陰分之藥,所以不得預也。

 

甚者則用附子、烏頭、蜀椒,大辛熱以驅下焦之陰,而復上焦之陽。

 

發明三方於左,臨病之工,宜取則焉。

 

《金匱》又錯出一證云: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

 

此即胸痹一門之證,故用方亦與胸痹無別,必編者之差誤,今並論於此。

 

蓋陽受氣於胸,陰乘陽位,阻其陽氣,布息呼吸往來之道。

 

若喘若嘔若噦,實又不然,但覺憒亂無可奈何?故用半夏、生薑之辛溫,以燥飲散寒,患斯愈也。

 

緣陰氣上逆,必與胸中之飲,結為一家。

 

兩解其邪,則陽得以布,氣得以調,而胸際始曠也。

 

其用橘皮、生薑,及加竹茹、人參,皆此例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01:1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