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4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6 17:3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

 

物質文明發展是進步的,精神文明是墮落的,是退化的,至少站在我們過去文化的立場這麼認為,現在莊子也是這個觀念。
 

所一他認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 通過對道的研究,對形而上與形而下之辯論,莊子提出來,中國上古早就有人懂得形而上的道。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他的智能高到了極點。
 

高到什麼程度呢?“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認為宇宙萬物沒有開始以前那個東西:“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道在哪裏?萬物沒有開始以前,世界沒有天地、太陽、月亮以前,一切都沒有的時候,那個境界,是形而上的道體,在中國文化裏、後來叫做“無極”,佛家就叫做是“空”。
 

莊子提到,中國上古的老祖宗,早知道形而上道體是“空”的,是“無極”。
 

我們這個生命從哪裏來?從“真空”裏面“妙有”變出來的。
 

怎麼變的?這是個大問題了。
 

那麼,莊子又講: “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以莊子的觀念,看世界上的哲學,《莊子》這一段可以作評論。
 

就是說,剛才講到上古的時候,老祖宗們已經曉得宇宙萬物沒有開始以前,是空的,那個空的東西,也可以叫它“唯心”,“心物一元”。
 

等而下之,“其次以為有物矣,”其次有些人曉得宇宙萬物剛剛開始以後,物質的力量很大,物理的作用很大,或者先有水,由液體變為熱能,或者由氣體變為風、或者地、水、火、風,金、木、水、火、土一起開始運動,有“物”在變化,但是物質一變出來形成這個世界以後,“未始有封也”,並沒有界線。
 

我們看到我們祖宗的文化,很多都提到這個根根,莊子在這裏提到,孔子在《易經》上也提到,那麼,這也就是中國的政治哲學思想、社會學思想、經濟學思想的根。
 

譬如地球形成以前,拿社會觀念講,沒有什麼叫做財產制度,也不能分出哪個是公有,哪個是私有,這些觀念都沒有,等於一個人到荒島上去開荒的時候,“未始有封也”,沒有說這個界線屬於你,那個屬於我,地球開始也是如此,到了人類人口繁衍的慢慢多了,生活的需要引起人私心來了,私有財產制度產生了,就你有你的範圍.我有我的範圍,開始占有,這就“有封”了。
 

人類社會到了這個時候,就是莊子那一句話:“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雖然“有封”,但此時人類還少,人的私心還不大,是非爭鬥還沒有。
 

現在我們經常講時代在進步,在哲學的觀點、邏輯的觀點上,時代究竟在進步?還是在退步?很難講。
 

在東方的文化,我們的固有文化裏,一切宗教原有的文化開始,認為人類的文明在衰落退步,越到後世越亂,是退步的。
 

我們現在講社會時代進步了,是站在物質文明的發展立場來講。
 

所以用邏輯用哲學的觀點,只能說人類的物質文明,越向後是進步的,至於人類道德文明不能是進步的,退化了,我們的文化素來這樣認為,佛家的文化也講人類越向後走,越墮落,越退步。
 

物質文明發展是進步的,精神文明是墮落的,是退化的,至少站在我們過去文化的立場這麼認為,現在莊子也是這個觀念。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 有是非就有爭鬥,是非爭鬥發達了以後,與形而上道就越來越遠。
 

所以我們經常提這個問題,為什麼看到古書上古人得道啊,或者學問成功的人,以前好得多,也快得多,為什麼後來這麼差呢?昨天我還接到國外一個同學的來信,就是問這個問題,他說我也很用功,也很努力,修了那麼久的道,一點影子沒都有,為什麼古人一修就會,他說老師啊,我有點不相信,是不是古書騙我們的。
 

這封信現在還壓在案頭上沒有回,這一回信就要寫長文章了。
 

古人並沒有著書騙我們,物質文明越發達,社會越複雜,思想之混亂,是非善惡觀念之複雜,都是障道的因緣,而且人類教育越普及,知識越開化了,學問越沒有基礎了,知識並不一定是學問,我是站在莊子的立場來說明這個道理。
 

所以莊子說“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這個“愛”呀,代表私心的偏愛,人的自私越來越嚴重。
 

再提一下全篇的宗旨,道體,宇宙萬有的本體,本來是絕對、同一的。
 

當道體起作用的時候,一切萬類的現象不同,作用不同,但道體是一樣的。
 

比方,像水一樣,水的性能就是濕性,至於水有清水、渾水,或變成各種味道如鹹、淡等,其性能不變,只是它的現狀、作用變了。
 

這個原則,我們必須要把握。
 

讀《齊物論》,實際上是有其連貫性的,因為中間的文章和理論引用得太多了,我們容易被莊子的比喻說明所騙,看似漫無頭緒,實際上很連貫。
 

比方上面講到,中國文化裏慣用的典故“狙公賦予”,“朝三暮四”,就是觀念上隨便一變,大家就被這些現象、概念迷住了,就引起人情緒上好惡是非的不同。
 

講到“朝三暮四”這個故事,因為比喻講得太好了,我們容易被這很小的故事引走了,忘記了全篇裏頭引用這個故事的道理。
 

那麼全篇說什麼呢?道體是“一”的。
 

因為大家自己的觀念不同,被現象騙了,所以各家有各家的看法,儒家有儒家的看法,墨家有墨家的看法 道家有道家的看法,各種說法都不同,應用的方法也不同。
 

因此,被現象迷住了,忘記了本來。
 

莊子講的重點在這裏。
 

這個重點把握住了,就明白莊子的比喻如同佛經上引用的一個道理一樣:“眾盲摸象,各執一端。”一個大象站在那裏,由一群瞎子來摸這個象,他們摸到了象的鼻子、耳朵、嘴巴、腿、尾巴,就根據自己接觸到的一點,認為整個象就是這個樣子。
 

每個瞎子摸的一點都是象的一部份,不能說它不是象,但是,畢竟不是全體的象。
 

換一句話說,全體都錯了。
 

佛學裏頭還有一個比方,禪宗常用的“分河引水,各立門庭。”世界上的水是一樣,因為海洋、江河性質的不同,土壤的不同,種種原因的不同,所以水的味道有鹹、有淡、有清、有渾、有硬、有軟,一般人喝了一種水就以偏概全,概括天下的水大概就是這樣。
 

這種“眾盲摸象,各執一端”、“分河引水,各立門庭”的道理,同莊子所講的觀念是同一個道理。
 

不過,莊子表達方式不同,尤其他的故事說得很美。
 

所以莊子講到“狙公賦予”、“朝三暮西”這裏,他說正好,兩邊都放下,取其中道而行,不過他沒有建立一個“中”字,莊子這裏來個“庸”,“中庸之庸”,在結論裏叫做“兩行並存”,我們引用了孔子在《易經》上說的“道並行而不悖”來說明。
 

接著,他引申這個道理,就講到人對於道體形而上的知見,開始有一個最初追求原始生命的來源,因為大家都在追求這個道體最初的來源,理論知識越來越進步了,因此辯論也多了,各人的私心思想的偏見越來越多,那麼,莊子最後的結論就是:“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

 

引用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5/10390.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11:38 , Processed in 0.29687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