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漢唐陶器】 漢至唐期間,瓷器尚未普及,民間所使用的器皿以漆器及陶器為主。
這段時期是陶器製作及技術發展的高峰期,卻也是陶器演進為瓷器的過渡時期。
自兩漢、南北朝至隋唐千餘年間,陶器的製作,其技術與風格,皆有所不同。
以遺留下的實用器皿不多。
要探討漢唐的陶器,只有從明器中去尋找資料。
基本上,明器與日用器皿的製作技術與風格大致相同。
而形式上卻有相當大的差異。
特別是漢代明器的製作,限於「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斲…」的制度。
因此,墓中所得的資料,往往是實用器皿的縮小模型。
漢代陶器最大的發展是釉彩的普及,當時已有綠釉及赭釉兩種,其中尤以綠釉最為普及。
明器中的綠釉陶因是低溫燒製,釉彩鮮綠可愛,實用的綠釉陶經高溫燒製,綠釉泛赭,有謂其為越窯瓷者,值得商榷。
漢代陶泥極為堅實細緻,可以從漢瓦當上看出來,這與汰洗陶泥的技術有關,因此漢代的素陶器皿絕不滲水,後代有以瓦片、瓦當作為瓦硯者。
此類的陶器多為印壓紋。
印壓紋仍發展於封泥之技術,在器皿上可作二方及四方連續紋,既方便而又美觀,瓦當的花紋亦如此,這是漢代陶器的特色。
除釉彩及印紋外,漢代陶器又有刻花、貼花、彩繪等方法,但彩繪陶可能僅限於禮器及明器的製作。
出土的漢代陶器,以漢磚、漢瓦、瓦當及明器為多,明器中又有樓閣、瓦屋、農舍,瓦竈、瓦井、黍倉、車輿、豬圈、羊舍、陶俑、馬首、博山爐、博山奩、各種器皿、雞、鴨及獸類等模型。
六朝的陶器,出土的亦以明器為主,且多是彩繪的各種人物,有樂俑、舞俑、文官、武士、僕俑以及少數的車馬。
六朝因為佛教的盛行,雕塑技術極為發達,陶俑的製作亦以雕塑法為之,與漢唐兩代拼模的方法迥異。
故陶俑的塑製可比美石像的雕刻,這個時代實是我國美術史上雕塑藝術的高峰時期。
六朝汰洗泥胚的技術比漢代更為進步,燒窯的火力也更高,釉料的提煉也更發達,又有高嶺土的發現,於是瓷器的發展有了相當的成就,北方的邢窯和南方的越窯,就是這段時期發展出來的。
但是瓷器的發展似乎受漆器的影響,直到隋唐盛期都沒有大量地生產。
隋唐時代陶器的大量製作,亦僅限於明器,先是繪彩與米黃釉彩,到了唐盛期卻又發展出多彩陶器,即所謂唐三彩。
唐三彩的發展並不普遍,僅是盛唐時期在長安及洛陽地區短暫地出現過,但傳世的唐三彩卻極為豐富。
唐代版圖極為遼闊,西疆涵蓋中亞,盛唐時的長安,人種雜薈,中西文化的交流十分密切。
因此,唐代的陶瓷,其形制、花紋受西方的影響頗深,尤其明器中陶俑的製作,就可以看到各種人物、服色、駝馬、雜戲等非漢民族的形式,這是研究唐代文化最好的資料。
唐三彩的製作除陶俑、駝馬、文官、武士、僕俑、鎮墓獸、牛車等之外,又有各類器皿之製作,如尊、瓶、壺、罐、盤、杯…等,因其火度不高,恐非實用之物。
從唐三彩之艷麗及陶俑之服色看來,唐代的社會似乎欣賞浪漫鮮麗的色彩,此與遊牧民族的個性有關。
從整個歷史看,我國陶瓷的色彩歷代均有變化,從彩陶到黑陶,是由多彩而單彩,商代延用素陶─白陶,周代又行繪彩。
漢代的綠釉陶及素陶又都是單色,六朝的繪彩又是多彩陶。
隋唐初期之米黃釉是單色釉,盛唐之後又變為三彩陶及繪彩。
如果我們以河南平原為中心,當西方的種族強盛時,大致陶器是多彩的,而東方種族卻偏愛單色或素色。
隋唐時代,無論北方、南方均發現了大批的窯址,如河北、河南、浙江、湖南及江西景德鎮等地,可見當時陶瓷已形成一種集中的大型工業。
漢唐的陶器,以明器為多,實用器皿較少,其中有兩點原因:其一,我國從東周到唐代是漆器發達的時期,漆器比較美觀、實用,輕便而不易破碎,陶器無法取代所有漆器,故出土的實用器少。
其二,明器出土於墓中,故能保存於後世,實用的器皿人們繼續使用,早期陶器的標本很難保存到現代。
我們對於漢唐間實用陶器的認識並不算完整,明器只能提供我們部分的陶器知識。
(劉平衡)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