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3 21:26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南戲聲腔】
宋元南戲的形成與發展,以所繼承藝術的傳統與元雜劇不盡相同,故其表現於唱法方面,最為明顯。
雜劇僅一劇之主角主(獨)唱,其餘腳色從旁賓白,而南戲各門腳色皆可歌唱不同情緒的樂曲,以表達劇中人的心聲,且唱的方式甚多,曲的宮調限制又不及雜劇嚴格,確能將戲劇音樂自由發展到極點。
茲將南戲唱法及聲腔分為兩部分敘述於後:一、南戲唱法:(一)獨唱:指一隻樂曲由一個腳色單獨歌唱,此為戲劇最普遍之唱法。
例如小孫屠南戲,妓女李瓊梅在麗春園之自歎唱法:〔破陣子〕(李瓊梅唱)「自憐生來薄命,一身誤落風塵,多想前緣慳福分,今世夫妻少至誠,何時得稱心。」
(二)齊唱:指若干個腳色歌唱同音的一個旋律,或保持一個音的關係的一種唱法。
此種齊唱,當時稱為「同唱」,現存南戲中所稱同唱,很可能是重唱曲,因為每門腳色各保持其特殊聲腔(聲部)。
如同劇小孫屠南戲之李瓊梅,與丫環梅香對於從良事所抱之共同希望唱法:〔麻婆子〕(李瓊梅與梅香同唱)「對景對景空題恨,羸得悶上心,止愁青春過,年華暗逐人,慇懃回首問東君,桃花開謝逢春,怕奴容顏老,何時遇個人。」
(三)輪唱:指一隻樂曲,由二個或二個以上腳色分成數段歌唱,當時稱為「接唱」,即承上啟下歌唱一集樂曲。
如同上劇李瓊梅自歎煙花生活之無奈,梅香則從旁寬慰時唱法:〔破陣子〕(李瓊梅唱)「天若憐人孤苦,令樽前遇個良人;(梅香接唱)滿目春光堪遣興,莫怨東風淚似傾,當爐堪遣情。」
(四)混聲:亦稱混聲合唱,此種唱法在西洋歌劇中用得最多,變化也大。
南戲此種唱法,乃是結合獨唱、接唱、同唱而來;
此外尚有一種「和唱」。
如其一、同劇小孫屠之兄孫必達,為瓊梅贖身,瓊梅得以從良,當結婚佳期,孫母等人唱法:〔破陣子〕(李瓊梅唱)「此身不幸墮煙花;(梅香接唱)最苦春來越歎嗟;(李瓊梅與梅香同唱)柳陌尋芳人似蟻,粉牆題恨字如鴉。」
如其二、〔繃帶兒〕(孫母唱)「娘言語,兒聽取,如今景旁桑榆,男畢結,女正當笄年,娘心免得憂慮,欣喜,願得偕老百年期,得榮貴我心欣喜,(孫母、孫必達、李瓊梅、梅香和唱)真奇異,一雙兩,排宴飲,雙雙傚于飛。」
這則繡帶兒曲,分別又由孫必達、李瓊梅、梅香等人各自唱出內心情意,四人和唱之詞同前,而逐次賡歌。
這種複合式唱法,在早期劇本中,保存甚多,茲不詳述。
二、南戲聲腔:南戲在宋元時期,其聲腔簡單樸素,根據近人研究結果:(一)早期南戲採用「幫合」(幫腔)唱法,明代傳奇曲文中,常有合、合前、合同前、合頭等唱法,即幫合唱重要痕跡。
從現存三本南戲考察,這種唱法不僅是事實,而且廣泛應用。
(二)以乾唱為主,「若以被之管弦,必致失笑」(猥談),可見明代中葉南戲基本上,還不合管弦樂,純是人聲自然的音律,不受伴奏樂器的限制,所以疇農市女都會歌唱,臺上臺下共鳴交融。
明代南戲則有五大聲腔,都是明代以前和明代的人創造的。
溫州、海鹽二腔是由明代以前歌曲、戲曲發展變化而來,餘姚、弋陽、崑山三腔是明人所創造。
除溫州腔消滅較早外,餘姚、弋陽二腔甚受當時人民喜愛,特別是弋陽腔擁有大量觀眾。
海鹽、崑山腔具有婉轉曲折的特色,與餘姚、弋陽腔剛勁樸質形成壁壘,各有其愛好者。
南戲聲腔變化,是以萬曆前後為分水嶺;
當正德、嘉靖年間(西元一五○六~一五六六年)。
海鹽、餘姚、弋陽、崑山四腔並行,主要是弋陽與海鹽兩腔對峙,崑腔限於蘇州一隅之地,到了萬曆年間(一五七三~一六二○),海鹽腔開始衰亡,弋陽與餘姚腔在嘉靖年間(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吸收「滾唱」─以流水板迅速快唱,輕快見長,亦稱「滾調」,直至崇禎時期(一六二八~一六四四)仍為流行的唱法。
清代初年滾唱式微。
崑腔也進入了極盛時代的後期,南戲的聲腔也都將被另一種新的聲腔,取而代之。
(陳萬鼐)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251 |